第4版:路北新闻 上一版   
下一篇

路北区:筑好人才“引凤巢” 畅通发展“快车道”

图为人才中心服务窗口。

本报讯 (记者刘天玥 通讯员冯连伟)路北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区战略,以“惠商沃土·魅力路北”为目标,创新构建“引育用留”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通过践行“三到三心”承诺,暖人心、聚人气,提升招才引智质效,打造集聚人才的新高地,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聚才引智

打造有温度的人才“强磁场”

倾力打造省内首个人才服务主题街区——“唐山人才大道”,用充满温度的服务构建起人才“从落地到扎根”的全周期生态圈。人才大道以智能匹配系统为支撑,实现岗位需求与人才简历的“一键对接”,让求职告别“大海捞针”。人才大道携手“华为数字实训基地”“唐山市技能人才评价基地”以及重点入驻企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赋能人才成长。为解决住房难题,大道配套486套精装人才公寓,提供“拎包即住”服务。河北铭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14名员工入住后,企业负责人感慨:“人才公寓不仅是福利,更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金名片’。”

自运营以来,人才大道已举办专场招聘、交流座谈、主题培训等活动32场次,其中培训数字人才、技能人才522人;累计服务231名人才入住人才公寓,形成“引才—育才—留才”的闭环体系,让人才在路北安心扎根、快速成长。

筑路搭台

铺就人才发展的“快车道”

实施“品牌化、场景化、精准化”三维引才战略,创新构建“2+N”人才服务模式,打造路北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通过对企业和求职者进行全要素信息采集,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匹配,助力企业和求职者达成求职意向,目前已注册企业9044家,24076个求职者注册使用,撮合成功就业4500人,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步引入微信“有活”平台,上线岗位3500余个,涉及人员1万余人,目前平台已注册用户9038人,完成订单千余单。同时,依托“家门口服务站”“创业孵化基地”“培训学校”“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以及“零工驿站”等线下机构的联动,为求职者提供从就业指导到创业扶持的全链条支持,形成“即时响应、精准匹配”的数字化服务矩阵。

“我们不仅帮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更让求职者找到实现梦想的舞台。”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已为北京火酷星耀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专场招聘、宣传视频制作等服务,为企业急需的项目经理、直播运营等200余个岗位提供精准对接,67名毕业生与火酷达成就业意向,很好地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企业负责人点赞:“政府贴心服务,让我们发展更有底气!”

厚植沃土

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构建“政策牵引、活动赋能、服务升级”三位一体人才生态。实施“1+6+N”人才引进体系,全面落实“凤凰英才”5.0政策及路北区《招才引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出台“十大政策”细则,加快政策兑现速度,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今年,发放青年人才奖补100.3万元,目前全区凤凰英才卡保有量1474人。开展“线下+线上”立体化引才模式,年内开展多形式招聘活动27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638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218人。围绕路北区六大重点产业技术项目需求,成功举办“跨域交融·共聚凤城—唐山市外国专家新春座谈交流会”,20余名外国专家代表交流洽谈;开展“从DeepSeek说起——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培训,300余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参加。打造“唐山人才大道”枢纽,已吸引29家企业注册、19家优质机构入驻,形成“立足河北、辐射全国”的服务格局。通过建立“全周期成长档案”、配备人才服务专员等举措,实现“引进有温度、培育有精度、留用有厚度”的闭环服务。

路北区将继续以人才引领驱动创新突破,以人才优势赋能产业升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