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英雄城市续写鱼水情深时代新篇

—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综述

本报记者 闫妍 通讯员 董立坤 史彦博

全国双拥模范城,是唐山的城市名片,更是英雄城市的传承。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作为冀东革命老区,唐山始终赓续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光荣传统,坚持把深化双拥共建作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具体举措,持续巩固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以新理念、新动能构建唐山双拥发展新格局,让这座英雄城市不断焕发出双拥事业的新活力。

军民同心同行 打造特色品牌

唐山军民同心同行是一以贯之的。

我市近年来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积极探索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举措,努力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为强化政治引领、优化组织建设,进一步细化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深化“七个纳入、拥军五不忘”制度落实,着力构建党政军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持续加强军地互动,健全完善党委议军会等制度,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双拥具有时代性特征,要在与时俱进中识变应变、守正创新。我市持续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全面推动双拥示范村(居)、拥军示范军校、拥军示范商业街(商场)、拥军示范医院、拥军示范企业“五个一批”建设提质提效。同时,建设唐山双拥公园,深化城舰共建活动,为唐山舰定制富有我市特色的陶瓷纪念品,建成“海上唐山文化站”,打造亮丽的海上移动“城市名片”,并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健康进军营”“公开承诺·亮牌服务”等特色拥军活动,打造唐山拥军品牌。大力提升优待水平,对进疆赴藏义务兵每人每年增发家庭优待金2万元、大学生义务兵奖励金1.5万元,在河北省内发放最早、数额最高。

做细服务保障 浓厚尊崇氛围

唐山对军人的尊崇优待是实实在在的。

我市落实拥军支前协调机制,推动双拥系统应急应战快速响应机制建设,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着力帮助解决驻唐部队官兵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做好我市与新疆69338部队56分队结对共建,高质量完成“交钥匙”工程。树立“贡献越大、安置越好”导向,全面施行“阳光安置”,连续五年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细则、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方案,切实让广大驻唐部队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2020年以来,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24场,服务退役军人9100多人;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累计救助困难退役军人、“三属”人员1624人,发放援助资金679.33万元。

同时,持续加强优待优厚,坚持举行新兵入伍欢送、退役返乡欢迎仪式,2021年以来,更新悬挂光荣牌3万多个,免费优惠游览景区增至33个,送立功喜报6100多份、发放奖金800多万元。坚持“普遍走访、重点慰问”,持续开展项目拥军、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不断丰富拓展双拥内涵。举办水舞光影讲述双拥故事、红色电影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进校园、军地青年鹊桥联谊会、“八一”晚会、“致敬军嫂·感知英雄城市”等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利用公交车、出租车、户外电子屏等媒介循环播放双拥宣传标语、短片,开展双拥主题文创作品征集,举办“最美双拥人物”“最美军嫂”“最美退役军人”发布、“情暖老兵”等系列活动,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人韩宏升,河北省最美双拥人物杨俊来、么建红等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双拥工作提质增效。

促进军民融合 社会参与提升关爱温度

唐山对军人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

我市双拥工作在传承中谋求发展,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完善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军地互动、全民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模式,广泛凝聚社会“微力”,汇聚拥军“伟力”,以“小组织”引领“大变化”,社会化拥军之路越走越宽。 发布“拥军优属你我同行”倡议,2021年以来,社会拥军组织会员企业(商户)数量呈现迸发式增长。连续4年开展“百城万店拥军行”“助力强军·服务国防”关爱基层部队官兵万里行活动,向社会公布商超、住宿、餐饮等十大类拥军企业(商户)300余家,服务军人军属、退役军人近3万人,减免资金200多万元,依托拥军志愿服务站,组建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开展生活家政、医疗优惠、子女教育、法律援助、就业创业、心理健康等特色拥军服务。《唐山市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双轮驱动拥军新格局》被列入我市25项改革创新经验。

为强化军民融合发展,在产业升级领域,我市瞄准重点领域和县域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滦南嘴东军民融合产业园,加快推动玉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分所项目开工,积极鼓励引导优质民营企业“民参军”。在基础设施领域,统筹平战结合、军民兼容,把涉军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扎实推进37个驻唐部队军史馆、荣誉室建设,方便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驻唐部队官兵积极投身城市增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共建美丽家园。在乡村振兴领域,驻唐部队持续巩固帮扶村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十个助力”,全面帮扶乐亭县大黑坨村等5个红色乡村振兴发展;开展“一对一助学启航”等活动,照亮贫困学生求学路。

军地双向赋能 共谱双拥篇章

民拥军的热情,时刻温暖、感动着驻唐部队,而驻唐部队对唐山的支持也同样可圈可点。

在平安唐山建设中显担当。驻唐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承担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200余次,圆满完成唐山国际马拉松赛事等重要安保任务。

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展作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投入扶贫资金360万元,对保定、张家口两市开展跨区帮扶,落地扶贫项目15个。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乡村道路2万多平方米,增绿村(居)46个、清运垃圾1.3万余吨,着力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一地一乡”帮扶活动,投入210余万元,对口帮扶潘家峪、大黑坨等5个乡村,助力打造“大钊故 里”“港北起义战地”等红色经济。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用真情。扎实推进驻唐部队37个军史馆、荣誉室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一对一助学启航”活动,筹集助学金28万元让贫困学生圆梦。常态化组织开展“送医下乡”“社区义务巡诊”等活动,参与退役军人优待定点医院建设,在国家“一免三减”政策基础上,退役军人还可享受就诊、检查、住院等多项优先优惠服务,让退役军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拥军一条心,爱民一片情。唐山将全力推动双拥工作在新的使命中接续奋斗,用鱼水深情书写一份又一份崭新答卷,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