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蜱虫虽小危害却大 科学预防蜱虫叮咬

天气转暖,正是我们走进大自然的好时节。然而,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路北疾控提醒您“蝉鸣盛夏需警惕,蜱虫防范别大意”。

蜱虫虫体在2-10毫米之间,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身上,离开宿主动物后可附着于草上,吸饱血后膨胀如黄豆大小。蜱虫是重要的媒介生物,通过叮咬传播病原体,不仅会引起局部瘙痒、红肿、溃疡、发炎等症状,同时可传播巴贝虫病、莱姆病、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众多疾病。

蜱虫虽小,危害却大,科学预防蜱虫叮咬至关重要。定期清理杂草、落叶和杂物,在院子周围设置隔离带,阻止蜱虫进入生活区。户外着浅色质地光滑的长袖长裤,将裤腿塞进袜子里,在皮肤上涂抹杀虫剂。加强宠物管理,定期给宠物使用驱虫药物。从户外回来后,及时洗澡,将户外穿着的衣物及时清洗。若发现已被蜱虫叮咬,应尽快将蜱虫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拔取。先用酒精喷涂在蜱虫身上,再用消毒的尖头镊子夹住头部,保持稳定力度垂直向上缓慢均匀拔出。处理完蜱虫,后续要做好自我观察,观察2周的身体状况,如2周内出现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请尽快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可能的蜱虫叮咬史。 (张丹)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