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 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路南:创新实践河湖治理 绘就和谐生态新画卷

本报记者 王蓉辉 通讯员 杨宝珠 宋彪

5月的陡河两岸春意盎然,蜿蜒流淌的河水串起沿岸的美丽风景,绿荫花丛中不时闪动着踏青游客的身影,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好一幅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近年来,路南区通过跨区域协作、基层宣传等创新举措,推动河湖治理从“有名有实”迈向“有能有效”,书写着现代都市与自然共生的新篇章。

“原来的河面时有漂浮物,两岸还不时有垃圾,实施河长制以后,通过清理整治,现在河道变得水清水美了。”稻地镇桥东村书记孟祥忠感慨着流经村边的陡河发生的美丽蝶变,作为一名村级河长,践行自己管水护河的承诺,开展常态化巡护,是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根据工作实际,路南区将网格化工作进一步延伸,为每条河的排水口情况建立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并将其作为网格员巡查重点,把每个排水口均落实到人头,将网格化管理模式与“河长制”常态化巡护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扎实将河湖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做实做细,形成了河湖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打通河湖长制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陡河穿过唐山市区,向南经路南区入丰南区于涧河注入渤海,为此,路南区与丰南区建立了跨界河流联席联巡联防联控机制,召开跨界河流联防防控专题会议,两地河长办分别对河湖长制工作总体情况、河湖管护经验做法、河流综合治理等问题进行交流。针对两区跨界河流水域岸线管理、水环境治理、执法监管等问题,两地河长在深入探讨中达成共识,一致表示将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联防共治水平,共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

此外,狠抓流域综合治理,秉承生态优先理念,因地制宜,科学施治。“为预防汛期来临,城南经济开发区城南污水处理厂已实现稳定运行。”城南污水处理厂厂长王子华介绍,“目前收水范围包括稻地镇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开发区内16个村庄居民生活污水,日均处理量2500吨左右,全部达标供开发区内市政中水回用。”

路南区河道防洪能力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3.44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陡河河道治理工程、老陡河河道治理工程、沟渠整治工程、排涝泵站工程、排水管网工程等。路南区对重点河流、饮用水水源地、重点工业园区及涉水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内涝点进行现场排查整治,建立清单,重点关注降雨时段及降雨后水质变化情况,严禁工业、生活等污水通过雨水口直排入河,防范水污染事件发生,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路南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投资2.13亿元的黑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已全面铺开,目前,截污管线安装完成90%,引水泵站、1号涵洞已完成,河道起点已进场,正在清淤疏浚,待项目完工后,将彻底改善黑水河流域生态环境。

坚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量水而行、保障重点的原则,统筹防洪安全与生态补水,科学调度外来水、水库水,加强推进黑水河、稻香里项目建设,发挥水系连通工程作用,年度实现调水补水220万立方米。

路南区还充分利用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等集中宣传日加强河湖保护宣传,开展多种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以贴切日常生活的方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的意识。重点打造了节水科普“云”展馆、节水主题教育公园、南湖公园节水驿站、节水一条街等,2024年节约用水志愿服务队被列入省级典型案例。积极发挥河湖长制在基层的能动性,组织开展“幸福河湖党旗红”志愿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爱河护河、惜水节水的自觉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河湖长制管理中来。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