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袁琳琳、孙雯娜)自河北省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工作以来,路南区人民检察院剑指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突出问题,以检察担当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3年以来,该院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0件。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清理违法堆放的固体垃圾200余吨。通过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清除危险废物3500余吨。通过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追偿惩罚性赔偿金30余万元。
主动争取支持
凝聚公益诉讼合力
“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工作开展以来,该院第一时间向区主要领导进行专题汇报,为专项监督工作扎实开展争取有力支持。探索设立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室,推进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争取“外脑支援”,先后聘请各领域业务专家、技术骨干20余人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1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共议公益诉讼发展思路,共筑公益保护同心圆。在高速路口、车站候车厅、公交站点、城市广场、小区电梯等公共场所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滚动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公益诉讼工作的知晓度,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
立足区域实际
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针对辖区内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较多的实际,该院扎实推进“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征收扬尘税及滞纳金共计4万余元。该项工作得到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专门意见要求相关行政机关切实做好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征管工作。
针对某公司长期违规存放酸性沥青废弃物问题,该院办案人员多次到现场进行实地航拍取证,督促行政机关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在办案过程中,省、市两级检察院多次通过公益诉讼数智平台现场连线,远程指挥调度现场工作,截至目前,3500余吨危险废物已清理转运至处置单位。该院将持续跟进监督,推动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
强化数字赋能
提升办案质效
该院集中开展汽车4S店非法处置废机油污染环境专项监督工作,并自主研发了“汽车4S店废机油非法处置模型”,该模型获评2023年河北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一等奖。依托该模型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件,督促企业上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14万余元,督促有关行政机关规范4S店等产废企业全部纳入“河北省固体废物动态信息平台”统一管理。2024年1月9日,驻冀全国人大代表来唐山集中视察,听取了该院的工作做法,给予了肯定。
关注食药安全
守护百姓切身利益
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工作开展以来,该院依托在唐山市金匙荷花坑市场检验检测中心成立的“检察工作站”,免费向消费者提供蔬菜农药残留,鱼类、肉类食品有害物质等检测服务。该市场在肉类大厅建立的二维码溯源体系,方便消费者知晓肉类产品的来源、检测检疫信息,保障消费者权益。
该院以处方药为重点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对违规药店教育整改,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用药放心。该工作做法得到区领导的肯定与批示,并被省检察院“燕赵山海·公益检察”工作专刊转发,经验做法全省推广。该院就未成年人滥用成瘾性处方药问题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的检察建议,被唐山市人民检察院评选为“十佳”优秀检察建议。
公益民生头等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路南区人民检察院将进一步聚焦“燕赵山海·公益检察”环资和食药领域,以办案质效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在增进民生福祉、完善社会治理中积极作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