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和谐家庭 幸福邻里

张秀兰是一位普通农民,和婆婆、丈夫、两个儿子共同组成一个幸福之家。虽然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家庭,但他们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争做“移风易俗的好榜样”,努力传承着勤劳奋进、与人为善的良好家风。

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结婚30多年,张秀兰与丈夫长期跟公婆住在一起,一家人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夫妻俩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在生活上的开支都是不分彼此,从来没有为钱红过脸。张秀兰的婆婆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公公在世时,婆婆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公常年奔波医院,但从不叫苦。公公去世后婆婆就每天在家,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后顾之忧,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夫妻俩每天下班回家,家里总是窗明几净,热腾腾的饭菜摆在桌上等待他们,对此,他们非常感激。作为晚辈,张秀兰夫妻也尽心孝顺老人,每天嘘寒问暖,家里大小事宜都尊重老人的意见;每次婆婆去探亲,张秀兰和丈夫都会抽空带着礼物陪着母亲回家尽孝。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挂齿,但它就像催化剂使张秀兰一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

合理消费,勤俭持家

张秀兰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移风易俗、环保生活、合理消费。婆婆是个非常注重勤俭的老人,在她的影响下,张秀兰也养成合理消费、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她和丈夫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能将其重新利用起来;衣服旧了,改一改变成了坐垫;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进行垃圾分类,能回收的材料都收集起来送到回收站;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不随便乱买东西、乱花钱,勤俭节约成为全家人的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用心教子,以德育人

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做个善良的人,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们孝敬长辈;发现他们有对人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孩子们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夫妻俩从小就要求他们做些收拾房间、洗碗、洗衣服等力所能及的事,家里的事情让他们参与。在他们的教育下,两个孩子从小乖巧懂事,懂礼貌,尊重长辈,成绩优秀,在家里是好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获得多项学校的表彰和奖励,从来没让家人为他们操心。

张秀兰一家还一直乐于关心帮助邻里朋友和同事,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们便尽可能地给予热心的帮助。他们还对村里的困难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给予帮助,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不歧视,要有爱心。张秀兰一家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了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

(施文明 整理)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