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路南区加大家政人才培训力度

让“河北福嫂(唐嫂)”叫响京津

本报讯 (记者王蓉辉 通讯员张倩)端午节将至,在北京当护工的唐山籍“福嫂”冯大姐并没有回家过节的打算,“我服务的老人身体刚好转,我不放心他,现在他的日常饮食都是我在照顾。”今年1月,路南区梁家屯路街道尚智社区居民冯大姐经过路南区人社局组织的养老护理员免费技能培训后,到北京就业。如今在京津,像冯大姐这样的唐山籍家政服务人员有近百人,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河北福嫂(唐嫂)”。

这些曾经的家庭主妇、待业青年,如今月收入达到几千甚至上万元。据了解,今年以来,仅路南区向京津劳务输出的“河北福嫂(唐嫂)”就达96人。

“河北福嫂(唐嫂)”如何能走俏京津家政市场?近年来,路南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促就业、保民生,在加大家政人才培训力度的同时,畅通进京进津渠道,着力搭建“河北福嫂(唐嫂)”与京津家政市场双向奔赴的桥梁。

高标准打通京津就业输出渠道。路南区着眼康养和幼教高端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一批业绩优、信誉好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为京津就业劳务输出定点机构。积极对接北京、天津劳务协作企业,全面了解京津地区的劳务需求、用工标准、薪资水平等情况,着眼京津康养、幼教保育高端市场需求,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动态更新岗位需求清单。截至目前,已对接京津企业9家(北京5家、天津4家),开发岗位294个。

建立清单摸准群众就业需求。路南区依托“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零工驿站,设立“河北福嫂(唐嫂)”专项服务窗口,将就业触角延伸至社区、村居。结合现场登记与入户走访的方式,自下而上摸排辖区内有意愿到京津工作的“河北福嫂”,按照年龄、技能水平、擅长服务类型、培训意愿及培训工种、薪资预期、赴京津服务周期(长期/短期)等信息,建立“河北福嫂”供给清单,开展靶向推送,促进精准对接。

精准培训提升“福嫂”就业竞争力。服务标准、养老护理、婴儿照护……路南区依托辖区内省级京津劳务输出定点机构、省五星级巾帼家政基地乔好家政等优质培训机构,针对高端家政、幼儿教育、养老护理等热门岗位,分岗分类建立培训清单,邀请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担任培训教师,开展精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岗位竞争力。今年以来共培训13场330人。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