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唐山,生机勃勃,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这片北依燕山、南邻渤海的土地上,河流纵横交错,湿地广布,为众多野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和繁衍之地。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唐山的野鸟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呈现出一幅幅野鸟育雏忙的生动画面。
东方白鹳,这种被誉为“鸟类大熊猫”的世界级濒危物种,近年来在唐山找到了理想的家园,在丰南区黑沿子镇等地筑巢繁衍,这标志着唐山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除了东方白鹳外,唐山广阔的滩涂和湿地也成为白鹭等涉禽理想的繁殖地。同时在林间,啄木鸟、山雀等林鸟也在此“娶妻生子”,为唐山的生态环境增添了无尽的魅力。根据记者近十年来的野外观察,记录超过百种候鸟和留鸟在唐山繁衍生息。这些野鸟们或忙碌于筑巢繁衍,或嬉戏于水面之上,共同谱写着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乐章。
值得一提的是,唐山的生态环境改善不仅吸引了众多野鸟前来栖息繁衍,也激发了当地群众的爱鸟护鸟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野鸟保护的行列中来,他们通过观测记录、保护环境等方式,为保护野鸟及其栖息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本报记者 闫军
图/本报记者 吕光宇 徐慧 杜雯拓 张北男 闫军 通讯员 徐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