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曹轩) 近年来,曹妃甸区档案馆党支部聚焦“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以“五心促五零”为工作抓手,用心用情做好“档心为民”档案窗口服务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心”服务,打造优质窗口。热心接待,优化服务环境。积极开展“文明窗口”活动,规范仪容仪表和接待礼仪,推行微笑服务,以热情、主动、耐心、细致的态度接待每一位利用者。同时,优化查档利用流程,完善大厅功能布局,在醒目位置亮出“档心为民”服务品牌,增设学雷锋志愿服务区,提供雨伞、医药箱、老花镜等便民措施,让群众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耐心解答,提升业务水平。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学习最新的档案政策法规、馆藏档案利用规定,确保政策解答“一口清”、流程指引“一步到位”。此外,对馆藏档案进行清点盘库,系统掌握馆藏结构、内容,并做好数据核查整改工作。按月开展档案利用分析,掌握利用者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查档服务。诚心办事,破解民生难题。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建立协同机制,接收历史档案数字化副本,为群众寻根溯源提供权威依据。针对工龄认定、学术研究等利用需求增长,持续接收相关民生档案进馆,解决民生难题。细心操作,升级便民服务。坚持窗口服务转型,优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远程查档,持续做好“8小时外”电话预约查档,开展“不见面查档”服务,文书档案查询探索实现“即时查档、即时阅览、即时出证”,减少查档等待时间。真心服务,赢得群众满意。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委托代查、代办等措施,善用“多问、细查、启发、核实”互动式特色服务手段,有效解决利用者提供信息不明确引起的查档“老大难”问题,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五零”成效,彰显服务成果。服务零投诉。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和高效专业的业务能力,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查档零障碍。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工作日还是节假日,群众都能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利用零延误。实行限时办结制,优化查档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档案利用零延误。对于一些复杂的查档需求,工作人员也会加班加点,确保及时为群众提供服务。信息零差错。定期开展档案数字化副本质量抽查和接收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在查档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会仔细核对信息,确保提供给群众的档案信息零差错。服务零距离。通过远程查档、电话预约、延时服务等措施,实现了档案服务不只在窗口,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询档案,打通了档案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