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观众踊跃排队,登上直升机亲身体验驾驶舱操作,感受飞行员的视角与操控乐趣。本报记者 刘大民 通讯员 刘宇航 摄
本报讯 (记者赵欣)“原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有这么多震撼成果,国防发展背后藏着无数人的热血!”7月18日,在2025中国(唐山)航空航天国防科普展现场,市民王女士参观后难掩激动。这场兼具知识性与感染力的科普展,仅两天时间就吸引了超万名市民前来参观,正以直观方式点燃广大唐山市民的家国情怀,成为暑期唐山城市文化活动的亮点。
展厅入口,红色主基调的主题展板气势恢宏,战斗英雄群像、华表柱等元素,营造出浓浓的爱国教育氛围。众多市民按照打卡路线行进观展,无不被巨大的弹道导弹、防空导弹等展品震撼。从航空航天尖端科技,到国防建设发展历程,每一处展示都在“解锁”新知识。李先生表示,自己原本对国防科技“一知半解”,如今通过模型展示、互动体验,能清晰给孩子讲解“大国重器”背后的故事,“这是最生动的爱国教育课!”
航展为孩子提供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丰富多样:戴上飞行员帽、坐进机舱拍照,手拿扫雷探测器凝神排雷,手摇警报,近距离观看各时期枪支弹药等等。孩子们在大屏幕前跟着解放军敬礼,家长们纷纷按下快门,记录这具有意义的时刻。“孩子是小军迷,之前几次到北京观展。这次航展开到家门口,真是太好了!”一位古冶的市民说道。三年级的吴松翰与姥爷一起专心观看超级战斗机歼-10的讲解,希望给自己画大飞机带来更多灵感。
准大学生小杨报考的是航空航天类学校,“我准备了解更多我国航空航天发展历程,为大学学习做好准备。”市民王先生1969年入伍,曾是一名铁道兵,他感慨地说:“从最早的小米加步枪,发展到手握核弹和导弹,再到如今的无人机、航母,生活在当代的中国是我们的幸运。”退休教师张先生感慨,这样的展览,让“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历史传承与科技自信。
据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科普展游客既有家庭亲子团、学生研学队伍,也有退休群众。主办方希望通过科普展,让航空航天、国防知识走进大众,更让爱国精神、国防意识深植广大市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