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单宇 通讯员任小霞)6月份,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倍,以强势上扬的业绩,跃居全国同类保税物流中心第6位。1—6月份,进出口总值达到15.59亿元,同比增长292.31%,仅半年业务规模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在全国85家保税物流中心跻身第14位,继续领跑全省,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活力。
亮眼的数据,进一步彰显了唐山乃至河北地区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增长跑出“加速度”的良好态势。
走进唐山港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数万平方米的仓库内,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圆桶混料机高速运转,工作人员操控天车忙碌不停,铲车往来穿梭,门口等待运输的车辆蜿蜒如龙,货物理货、查验、放行一气呵成。
“现在,铜精矿进口保税业务增长的势头非常好。今年1至6月,铜精矿贸易额超过11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71%,成为进出口保税业务反哺港口利润增长的核心力量。” 京唐港区进出口保税储运有限公司经理苏鑫神情雀跃。
2024年4月,唐港股份启动铜精矿保税混矿项目。2025年6月,铜精矿保税混矿项目获海关总署批复,正式开展混矿作业。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以完成铜精矿保税混矿作业80万吨,进口额超100亿元人民币。
保税物流中心功能的持续释放,吸引了唐山秉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到海港开发区建厂投产,以此为纽带,中东、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外贸钢材陆续到港,推动了进口钢材量的稳步上升,货源吸附能力显著增强。
货物运输接卸能力的强弱关系对外贸易开展的好坏。今年以来,唐港股份加强与京唐港海关、开发区商务局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彰显服务“高品质、高时效”特色,加快船舶靠离、货物接卸、查验通关力度,依托“港区联动”模式,打通进出口贸易“绿色通道”,以优质服务“加码”助力业务开展,智能卡口辅助监管系统的投入使用,将货物通关时效提升超30%,精准匹配客户企业“快周转”需求,全力提升服务质效。
“唐港股份高效快捷的接卸服务,让我们贸易企业也跟着受益。”智链达公司总经理王玉龙说,“目前,公司在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的货运量已经突破20万吨。”
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让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的路越走越宽。6月23日,数辆进口丰田酷路泽缓缓驶入唐山港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标志着该中心正式多业态发展新模式正式开启。这在省内保税物流中心尚属首次落地的平行进口车业务,是保税物流中心探索新业务的成功实践。从产业链发展角度看,此次平行进口汽车业务开展吸引了汽车经销商、物流企业等汇聚京唐港,为京唐港区加快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期开展的2万吨铁矿石签约厂库期货交割业务,是京唐港区进出口保税储运有限公司的又一力作,不仅丰富了京唐港区期货交割模式,还使铁矿石期货与现货市场联动机制取得突破,为合作客户增添了业务拓展的新路径。
“贸易商厂库凭借现货贸易与物流优势,将港口库存转化为期货交割资源,盘活存货仓储价值,降低企业库存成本。而卖方可利用交割功能,锁定销售价格,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可以说是双受益、双赢!”百驰公司负责人张爱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