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媛媛
坐落于我市市区中心的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白色瓷砖镶面,琉璃绿瓦飞檐。盛夏时节,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居住于此的地震截瘫休养员们,有的在花园里休闲娱乐,有的在病区康复治疗,每天的生活丰富而充实。
2016年7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市截瘫疗养院。他在康复室看望正在做康复训练的截瘫伤员,勉励他们说,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习近平指出,大爱无疆,医者仁心,医护人员要树立把伤残人当亲人的思想,为伤残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总书记同我们夫妇亲切交谈,称赞我们乐观上进、事迹感人,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和妻子高志宏还一起向总书记赠送了自己创作的小说和诗歌集。”回忆起9年前的那一刻,截瘫休养员杨玉芳仍幸福满满,心潮澎湃,“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鼓励让我心中充满了力量。”
今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杨玉芳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载誉归来后,杨玉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创作了歌词《爱是我们的全部》,并请作曲家谱曲。“总书记再次来到唐山时,我想把这首歌唱给他听,告诉总书记,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努力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李冬梅是截瘫疗养院年龄最小的休养员。今年4月,李冬梅的左臂由于神经卡压实施了手术。“是院里给我找了护士、护工,送我去了医院,从检查、住院、手术、出院、康复治疗等,都是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忙里忙外,把我照顾得这么好,恢复得这么快。” 李冬梅向记者介绍时,脸上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她还告诉记者,真想当面告诉总书记,我们过得挺好的。
总书记的嘱托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截瘫疗养院每个人的心田。多年来,市截瘫疗养院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截瘫休养员视为亲人,尽心尽力地为他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努力为他们创建一个幸福的“家”。
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告诉记者,休养员的生活圈子早已不再局限在轮椅上了。为让截瘫休养员跟上时代步伐,疗养院安装了宽带,免费上网,还将平板电脑作为节日礼物赠给他们,截瘫休养员们学会了上网购物,还能线上申请补贴。此外,实行24小时专人护理制度,从日常起居到饮食搭配,都安排得细致入微。“我们每天都会根据休养员们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菜谱,保证营养均衡。” 杨震生介绍道,“逢年过节,疗养院医护人员都要组织庆祝活动,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重阳的蛋糕、春节的饺子送到截瘫休养员面前,特别是每年‘7·28’前夕,医护人员都要陪同截瘫休养员到地震纪念墙祭奠亲人。为了丰富休养员们的精神生活,我们还经常组织书画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他们养有所学、养有所乐。”
如今的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不仅是截瘫休养员们安享晚年的乐园,更是传承唐山抗震精神的阵地。在这里,每位休养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力量,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温暖与希望。谈及未来工作,院长杨震生信心满满:“我们一定要牢记嘱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给每一位截瘫休养员,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他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