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媒体视窗 上一版   
下一篇

绿色蜕变绘就发展底色 文体旅融合培育新消费

7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播出《抗日英雄谱 王平陆:全家革命 举枪抗战 血染冀东》,纪念打响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枪的抗日英雄——王平陆,回顾这位以生命践行信仰的英雄光辉灿烂的一生,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

光明日报 7月21日,雨后初霁。河北省迁西县金厂峪镇的榆木岭云海涌动,古长城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壮美如画。

工人日报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景区推出“大唐百戏节”活动,打铁花、皮影、评剧、乐亭大鼓等地方特色浓郁的百余场精彩节目轮番上演。

7月21日至7月2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刊发(播)唐山重点稿件25篇。7月25日,《经济日报》整版刊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唐山逐绿》,报道我市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接续做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篇大文章。通过全方位的环境整治提升,如今唐山这座工业重镇日益彰显出生态魅力。7月25日,央视《朝闻天下》和《新闻直播间》播出《抗日英雄谱 王平陆:全家革命 举枪抗战 血染冀东》,纪念打响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枪的抗日英雄——王平陆,回顾这位以生命践行信仰的英雄光辉灿烂的一生,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

人民日报

唐山港京唐港区

保税物流中心

6月份进出口总额创新高

7月2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播发《全国第六!唐山港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6月份进出口总额创新高》消息,介绍唐山港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6月份进出口额达6.57亿元,同比激增21倍,跃居全国第六,铜精矿混矿、平行进口车等新业态持续释放活力,助力河北外贸跑出加速度。

6月份,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倍,以强势上扬业绩,跃居全国同类保税物流中心第六位。1至6月份,进出口总值达到15.59亿元,同比增长292.31%,仅半年业务规模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在全国85家保税物流中心跻身第十四位,继续领跑河北,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活力。

“现在,铜精矿进口保税业务增长的势头非常好。今年1至6月份,铜精矿贸易额超过11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71%,成为进出口保税业务反哺港口利润增长的核心力量。” 京唐港区进出口保税储运有限公司经理苏鑫神情雀跃。

6月23日,数辆进口丰田酷路泽缓缓驶入唐山港京唐港区保税物流中心,标志着该中心多业态发展新模式正式开启。近期开展的2万吨铁矿石签约厂库期货交割业务,是京唐港区进出口保税储运有限公司的又一力作,不仅丰富了京唐港区期货交割模式,还使铁矿石期货与现货市场联动机制取得突破,为合作客户增添了业务拓展的新路径。

一座老工业城市的

“新”能源答卷

7月24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播发《一座老工业城市的“新”能源答卷》消息,介绍从“工业摇篮”到绿色先锋,唐山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实现产能倍增与智能升级,书写老工业城市低碳转型新篇章。

唐山市因煤而建,因钢而兴,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其发展曾面临资源能源趋紧、节能减排任务加大的困境。如今,唐山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已涵盖电池材料、电池装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光伏、风电装备等完整生态。

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全链条布局并非偶然,而是依托传统工业积累的雄厚制造基础、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产业工人储备,唐山在新能源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

走进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车间内,机械臂正以毫秒级精度组装磷酸铁锂电池,AGV机器人穿梭运输物料,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2016年落地唐山时,我们的产能仅为1GWh,而这个项目投产后,总产能将达30GWh。”唐山国轩营销总监王雄斌的话语中透露着自豪。“平均不到两年建成一期项目的速度,见证了企业在唐山这块土地上的裂变式成长。”

根据唐山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2025年底,唐山市将基本建成车桩相随、智能高效、覆盖全域的充电网络,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当新能源重卡在厂区间穿梭,当智能充电桩遍布城乡,当电池产能持续攀升,唐山正以“新”能源重塑产业形态,以“新”动能激活城市未来。

新华社

“唐山造”轨道交通装备出海闯全球

7月23日,新华社客户端播发《“唐山造”轨道交通装备出海闯全球》消息,介绍唐山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强势崛起,中车引领百余配套企业协同出海,政策精准赋能,“唐山造”装备加速进军欧洲、东南亚市场,彰显中国制造硬实力。

龙头带动,集链成群。以中车唐山公司为核心,河北唐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百余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汇聚在这条纽带之上,构建起一个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唐山轨道交通企业正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从欧洲到东南亚,越来越多“唐山造”装备走出国门。

近年来,唐山市针对外贸企业制定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体系,涵盖财税金融、贸易便利化、新业态培育、市场开拓及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精准破解外贸企业融资、通关、供应链成本等痛点,显著提升了区域外贸韧性与竞争力。

经济日报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唐山逐绿

7月25日,《经济日报》12版整版刊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唐山逐绿》消息,介绍工业重镇唐山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与治理,实现从“钢城”“煤都”向绿色生态城市的蝶变。

河北唐山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有着“钢城”“煤都”之称。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可以积极促进唐山绿色发展,提高唐山市建设管理水平。”

近年来,唐山市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接续做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篇大文章。

积极探索矿山修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大量废弃矿山由昔日的“秃山”变“绿山”。唐山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以每年15万吨的速度持续增长,截至目前总量已达1500万吨。

实施全域清水润城工程,统筹推进水资源、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一体化治理,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河湖安澜的美好家园。全市共实施滦河、青龙河、还乡河、沙河等80项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整治79条河道、817公里,清理河道垃圾1882处、132万立方米。唐山年新增引水量3.85亿立方米,每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8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达8.45亿元。

系统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对唐山海湾内的802个排污口进行了整治。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5年保持100%,退养还岛、还滩面积达260余万平方米,岛体和沙滩修复面积近400万平方米,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其中,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及龙岛区域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名单。

通过全方位的环境整治提升,如今唐山这座工业重镇日益彰显出生态魅力。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