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全链条防御显成效 我市成功应对强降雨

本报讯 (记者金鹏 通讯员田士磊)8月18日至20日,我市遭遇强降雨天气,局部单点降雨量突破100毫米,最大达170.3毫米。面对严峻汛情,全市上下周密部署、科学应对,实现了河道无漫溢、水库无垮坝,未出现因洪涝灾害导致的亡人事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高位推动部署是防汛工作的重要保障。本轮强降雨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强降雨应对工作会议,调度各县(市、区)做好隐患排查、河道行洪准备、山洪灾害防御等重点工作,并派出专家组分赴遵化、迁西,现场指导山洪灾害应对和洪水防御工作。

强化监测预警为防汛争取了先机。市水利局于8月18日21时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19时针对丰润、玉田、遵化发布山洪灾害橙色预警,对迁西、迁安、滦州发布黄色预警,为相关县(市、区)及时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隐患排查是筑牢防汛防线的关键环节。此前,滦河已持续大流量行洪3周,魏进河、遵化沙河等中小河流和上关、接官厅等中小型水库也经历了大流量行洪、高水位运行的考验。针对本次降雨,市水利局指导各县(市、区)立即对河道堤防、水库、闸涵等工程开展排查,重点检查裂缝、塌岸、穿堤建筑物、桥梁下堵塞及行洪障碍物等,动态掌握工程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行洪和工程安全。

山洪防御工作中,人员安全转移是核心。市水利局指导各县(市、区)及时分析研判汛情,提前部署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坚持“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适当扩面”原则,重点做好老人、儿童、施工人员、外来游客、务工人员等群体的管控。

河道行洪安全关乎全局。市水利局指导相关县(市、区)密切关注承德兴隆来水、蓟运河来水、潵河上游蓝旗营水文站水量及黑沿子防潮闸、涧河防潮闸运行情况,督促县(市、区)加密巡查频次,保障降雨期间水势平稳及行洪退水安全,成功应对了主要河道4次涨水过程,其中滦河滦县水文站在8月20日6时出现480立方米每秒的最大洪峰。

小型水库管理同样不容忽视。市水利局督导全市112座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全部上岗履职,落实100座土石坝类小型水库的保坝措施,督促遵化运用上关水库、般若院水库进行拦洪削峰,加强巡查检查,确保水库安全。

科学的工程调度有效减轻了防汛压力。市水利局强化各类水工程调度,梯次降低市区陡河段橡胶坝(钢坝),尽可能降低河道水位,保障城区汇水顺利下泄;同时密切关注南部县(市、区)和低洼易涝区的内涝情况,确保未出现城市内涝。

强化值班值守为防汛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市水利局全员上岗,全面进入战斗状态,同时对全市276部卫星电话及131名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检查,提醒相关责任人实时关注降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切实履行防汛职责。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