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要 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抓住了民生就抓住了监督的重要着力点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如何通过扎实有效的监督检查,在保证党中央为民务实好政策落实落地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

抓好民生监督必须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念、情之所系,经常强调的,其中之一就是民生。脱贫攻坚、环境保护、乡村振兴,优先发展教育、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健康中国……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直指民生短板,惠及千家万户。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纪检监察机关推进民生监督实践,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善民生一系列重要讲话与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贯通起来,把为了群众与依靠群众结合起来,健全体制、形成机制,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只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守“两个维护”,把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聚焦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深切期盼的事项上来,监督才能永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旺盛的生机活力。

抓好民生监督要转变监督政绩观。全面从严治党,监督是重要基础性和前提性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防范问题和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的思想,通过公开权力、专项整治、执纪问责等方式,将监督的关口前移,打造从防范问题到发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完整链条。做好监督工作,无论是民生监督还是其他监督,不能急功近利、头痛医头,仅仅立足于解决问题,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工作,防止问题重复发生,则更有价值和意义。

抓好民生监督要注意紧密结合实际。事情千条万绪,问题纷繁复杂,解决起来如果精力分散、四面出击,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点面结合、试点推进,着力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又能够在一定时间里解决的事项进行集中整治,把工作抓到重点上、力量用到关键处,成效不断释放。只有把注意力放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把力量聚焦老百姓最关切、反映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又具备解决条件的事项上,攥指成拳、集中发力,才能赢得主动、更好更快见到实效。

抓好民生监督要坚定履行组织协调职责。监督,是党章和监察法赋予各级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第一职责,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的重要抓手。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发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强化监督上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有效做法,再监督的思想日渐深入人心。纪检监察机关在开展民生监督中,要始终注意推动和督促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协调职能部门力量,通过出思路、点题目,抓进度、广动员,形成监督合力、凸显整体效应。只有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一起来抓监督,才能真正织牢织密无处不在的监督天网。

(据《中国纪检监察》)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