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小区电动车越来越多,充电桩不够用,得增设一批充电桩啊!”
“上次议事以后,现在马路干净了,楼道有人扫,连栏杆都擦干净了!”
……
秋日午后的凉亭里,社区书记、党员、居民代表和物业人员围坐一圈,昔日难题在大家的讨论中一步步找到答案。
这一场景,正是丰润区浭阳街道“凉亭议事”机制运行的生动缩影。浭阳街道面临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物业与居民矛盾突出、回迁小区遗留问题多等治理难题。这些问题也是许多地方基层治理工作中共同的痛点,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成为基层治理的关键。
今年以来,浭阳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将工作阵地向前移。依托现有凉亭资源搭建议事平台,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凝聚治理共识。
“凉亭议事”的有效运转,得益于“广开言路、汇聚众智、务实解忧”三大关键举措。广开言路是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牵头,组织社区党员、居民代表、楼门长、网格员等共同参与,定期组织议事活动。围绕社区治理、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居民关心的问题共商对策,通过党员带头参与、带头落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主动融入治理过程。
汇聚众智即坚持“因地制宜、便民利民”原则,打破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传统议事局限。设置“固定议事日”与“弹性议事时间”,既保障常规议事有序推进,又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设“邻里夜话会”和“周末议事场”。实行“固定凉亭+流动议事点”相结合的模式,对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上门议事”服务。同时利用微信群等形式开展“线上议事”,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务实解忧是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按照“民生小事、复杂难题、矛盾纠纷”分类施策,实行账单化管理。定期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如今,“凉亭议事”已在浭阳街道各社区落地生根,结出了丰硕成果——昌盛社区推动解决物业服务、充电停车等问题30件,新增电动车充电棚17个,扩建停车位23个,修复地砖及绿化超2000平方米;祥润社区认真处理居民提议,完成了充电桩安装等56件实事,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12345热线诉求量也降到了最低,近一个月甚至实现了“零工单”;林苑社区老旧小区路灯改造过程中,居民主动协助清理施工场地,齐心协力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清单”。
浭阳街道党工委书记白云龙表示:“把阵地建在群众身边,问题矛盾就能化解在眼前。基层治理不容易,但是‘凉亭议事’解决了很多问题,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这种议事机制打破了“干部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境,把曾经的“陌生人社区”,变回了“有事一起商量、有困难一起解决”的熟人大家庭,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凉亭议事”的实践表明,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根本保障,群众参与是基层治理的力量源泉。浭阳街道将继续深化这一机制,拓展议事场景,在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增设“专题议事组”。同时加强骨干培养,邀请退休职工、律师建立“议事智囊团”,进一步创新议事形式、提升治理效能,让“小凉亭”继续发挥凝聚民心的“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