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长城抗战与1934年开滦煤矿罢工使《塘沽协定》“变成了废纸”
长城抗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一章,前后历时5个月。战场是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古北口的长城沿线上。涉及今河北省山海关、抚宁、卢龙、迁安、迁西、遵化和天津市的蓟县,北京市的平谷、密云等9个县市的长城地段。其主要战场是喜峰口、罗文峪口、冷口等关隘,都在今唐山市境内。
1933年1月1日,日军进犯长城东端山海关,山海关守军何柱国部进行反击,打响了长城抗战第一枪。3月上旬,日军分兵进犯冀东长城沿线各关口。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影响下,驻守迁安县境冷口的商震部第32军奋起抵抗,坚守阵地。驻守喜峰口和罗文峪口的宋哲元部第29军将士以古老的大刀与配以飞机、坦克的日军拼杀血战,予敌重创,为中国部队赢得了声威。雄关阅尽百年的荣辱,每块城砖都是一份激昂,每一段城墙都是一段悲壮。日军对上述关口的进犯受挫后,改由山海关向滦东进攻。5月11日,日军强渡滦河,很快占领唐山。冀东20余县和长城各口先后为日军所控制,平津危急。5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地区”,使整个华北处于日军的武装监视和控制之下。轰轰烈烈的长城抗战至此失败。
长城抗战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的爱国主义精神光芒万丈!在日本侵略者的猖狂进攻面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中国爱国将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新的长城,激励着华夏儿女保卫祖国的豪情,也使唐山这片圣土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名扬四海。唐山人民为了支援长城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迁安人民组织了抗日自卫团,配合29军抗战;迁安、遵化人民竞相支前,出现了同仇敌忾,军民并肩抗战的局面。
长城抗战失败以后,唐山人民在“冀东特殊化”的复杂形势下继续进行革命斗争。1934年1月—4月,开滦五矿工人在中共唐山市委领导下,举行同盟罢工,掀起了反帝国主义、反汉奸、反国民党反动势力的高潮。罢工持续百日,发生三次流血惨案。其政治背景之复杂,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大,在中国工运史上都是罕见的。这次罢工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刘少奇在总结这次罢工意义时指出:“唐山5万矿工的总同盟罢工和英勇血战,是中国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变。它与最近德国的巷战、奥工人进行的国内战争有同样重大意义。它(唐山总罢工)说明,中国正处在尖锐的革命形势之中,与工农红军在各个战线上对帝国主义、国民党的严重打击互相呼应。”文章强调指出,在《塘沽协定》的约束下的“非武装区”里,唐山工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宣布开会与罢工是他们的自由。要求恢复他们的工会,组织工会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塘沽协定》并不能限制他们,他们在实际行动中不承认这个协定对他们是有效的。“唐山矿工的罢工,说明中国的无产阶级是站在彻底反对帝国主义的先锋地位。”由于唐山工人的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认为神圣的《塘沽协定》,“在工人面前变成了废纸。”
(十一)反抗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统治
1935年11月25日,身兼滦榆区和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的殷汝耕,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策动下,于河北省通县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同年12月25日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对于这个亲日卖国、反共反人民的伪政府,唐山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6年中共京东特委领导人王平陆在北部兴隆、遵化、迁安一带山区建立了抗日游击队和抗日根据地,不久又将原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一部分人整编为“抗日保国军”,反抗日伪的统治。1936年间,冀东各县人民纷纷组织了反殷武装,称“反殷自治军”或“驱殷自卫军”等。遵化县有以王道为军长的“反殷自治军”,遵化县石河区有“反殷人民自卫军”千余人,共同目标是推翻伪冀东政府的统治。1937年以后,反抗日伪的武装进一步增加,在丰润与滦县边境、遵化南部和丰润北部中部地区,都有游击小队或游击小组活动,不时袭击日伪据点。唐山市的工商界、文化教育界,也以各种方式反抗伪政府的统治。开滦、华新工人举行怠工和罢工,商界公开抵制伪钞,文化教育界人士编印抗日宣传材料,到处传播。伪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十二)开滦煤矿工人1938年大罢工与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
1938年3月—5月,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完全占领冀东的形势下,英资控制的开滦煤矿五矿3.5万工人在中共唐山工委领导下,举行同盟大罢工。这次罢工由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由要求改善工人生活的反英斗争,转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而举行武装暴动,支持八路军抗日的壮举。罢工工人利用英日矛盾,坚持50日,经济上获得了胜利,政治上沉重打击了英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为抗日武装暴动做了准备。是日军占领区人民抗日斗争的光辉典范。
1938年7月6日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爆发。中共冀热边特委领导的抗日联军第二路(李运昌部)率先在滦县港北村发起暴动,7月7日,又在迁安县岩口村发起暴动。7月9日,第三路(高志远部)在滦县南坨子村和小陈庄发起暴动;第一路(洪麟阁部)在丰润县十里坨发起暴动。7月14日,以蓟县为中心的冀东西部地区拉开了暴动的序幕。呼者先登,应者云集。不数日,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冀东大地。开滦煤矿的7000多名产业工人,在中共唐山工委书记周文彬领导下,于7月18日举行抗日武装暴动,后来参加了李运昌领导的抗联队伍,被编为冀东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工人特务大队,开滦矿工节振国被任命为大队长。从而形成了工农兵大联合,在全国树起了一面城市工人武装抗日的光辉旗帜,风闻全世界。
从7月6日港北暴动开始,一个多月时间冀东人民抗日暴动全面发动。西起潮白河,东到山海关,北达长城外的兴隆、青龙,南至渤海之滨,包括滦县、丰润、玉田、遵化、迁安、乐亭、昌黎、蓟县,以及兴隆、平谷、青龙、密云、三河、顺义、香河、通县、卢龙、抚宁、宝坻、宁河、武清等21县和开滦矿区,到处红旗招展,活跃着暴动的队伍,总共约有20万人参加。组成各路武装约有10万余众。暴动武装斩关夺隘,横扫敌顽,占领了蓟县、平谷、玉田、宝坻、卢龙、迁安、乐亭7座县城和大片乡镇。抗日的声势震动全国,远播国外。8月中旬,八路军四纵主力与冀东抗日联军在遵化铁厂胜利会师,抗日暴动达到最高潮。但后来因暴动队伍西撤受挫。
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在日军的后方燃起了抗日烈火,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在冀东的统治;唤起了民众,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敌人深远后方的政治影响;为党保存了一支3000多人的抗日武装,这些革命火种成为创建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中坚力量。刘少奇曾高度评价说:“这是一次很值得研究的人民抗日大起义”。“这是真正地发动了几十万群众来进行反对日寇汉奸的武装斗争,并在起义后立即组织了联合的领导起义的政权与军事指挥机关。”
(十三)冀东抗日游击战争
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后,从1938年10月,冀东抗日联军和八路军一部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冀东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从1940年初开始,在李运昌、包森、周文彬等同志领导下,冀东地区建立并巩固了以盘山、鲁家峪和腰带山为中心的3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即蓟(县)、平(谷)、密(云)根据地,丰(润)、玉(田)、遵(化)根据地,丰(润)、滦(县)、迁(安)根据地,并很快形成了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基本区和广大游击区。
冀东地区的抗日斗争,艰苦卓绝,可歌可泣。抗日武装先后发动了打“治安军”战役、复仇战役、恢复基本区战役、打伪满军战役和扩大解放区战役,消灭了大量日伪军。抗日军队的领导人李运昌、李楚离、包森、刘诚光、陈群、周文彬和抗日英雄节振国,百战退贼寇,威武震敌胆,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在此期间,日伪军对抗日军民进行野蛮的屠杀和残酷的折磨,灭绝人性地制造了潘家峪惨案、潘家戴庄惨案等50多起血案;日军在长城沿线制造了千里“无人区”,更是惨绝人寰。这些暴行激起冀东军民同仇敌忾,以百倍的勇猛去打击日本侵略者。
在日伪统治下的唐山沦陷区,广大人民的抗日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唐山各厂矿工人的反日斗争如火如荼。配合八路军的正面作战,共同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十四)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决战
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冀东解放区。9月间,迁安、遵化、玉田、乐亭等县县城和附近农村先后被占领。冀东解放区军民前赴后继,万众一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1年的时间,就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局部进攻”“重点扫荡”“全面蚕食”。并于1947年5月发动了滦(河)东战役,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有力地配合了东北和华北两大解放战场的作战,使人民看到了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曙光。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冀东区先后出动民工15万人支援前线,对辽沈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平津战役期间,冀东区人民以“倾家荡产”精神筹集物资支援前线。有30万农民群众,组成270多个担架团随军作战,特别是遵化县的万人担架团,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人民共和国的红旗上留下了他们血染的风采!
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下的唐山市区,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不断高涨。1946年间,北宁铁路唐山制造厂(今唐山机车车辆公司)首先爆发了反对接收大员劫收工厂、克扣工人和解雇女工、童工的斗争;接着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东三矿工人同盟罢工,是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大罢工。罢工坚持8天,取得了完全胜利,震撼华北地区。1947年,唐山工学院(原唐山交通大学)的学生,投身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革命洪流。此伏彼起的唐山工人罢工,配合了全国人民反内战、要求和平的民主运动;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运动、市民斗争结合在一起,成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一部分,为瓦解国民党反动统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唐山解放前夕,工人和学生又进行反南迁和护厂护矿斗争,保护了城市。
在唐山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3年军事和政治的殊死斗争以后,终于迎来了大决战的胜利。1947年至1948年间,迁安、遵化、乐亭、玉田、滦南、丰润的县城相继获得解放(迁西于1947年建县前已解放),在滦县县城于1948年11月29日解放和唐山市区、丰南县城于1948年12月12日获得解放以后,今唐山市所辖县、市区域全境解放。这个伟大的胜利与荣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
唐山人民100多年的革命运动,汇入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丽的乐章。
(作者为唐山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