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常被我们俗称为“中风”。想象一下,大脑里的血管突然出了问题,可能是痉挛、堵塞或者破裂,这就像大脑突然遭遇了“电力故障”,导致部分功能失灵,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一旦持续超过24小时,就是脑卒中了。

一、脑卒中,为何会找上你

内在原因:血管老化变硬,就像水管用久了会生锈一样,高血压、糖尿病等都会让血管变得不那么“顺畅”。有些人天生血管就长得不太对,比如颅内动脉瘤,就像血管上鼓了个小包,随时可能破。代谢问题,比如糖尿病、高血脂,这些都会让血液变得“粘稠”,更容易堵血管。外伤、中毒、脑瘤等,也可能让血管受伤。心脏有问题,或者血压忽高忽低,也会影响大脑血管的健康。

外在原因:天气变冷,血管会收缩,就像人冷了会缩脖子一样,这时候血管更容易出问题。蹲久了突然站起来,可能会头晕,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也可能引发脑卒中。过度紧张、疲惫,身体吃不消,大脑血管也可能跟着“罢工”。吸烟、喝酒太多,久坐不愿意活动的生活方式,这些坏习惯都会让血管受伤。

二、脑卒中,你是哪种类型

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一开始可能只是手脚麻木、说话不利索,严重的可能会偏瘫、昏迷。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有的发病前没预兆,有的会头疼、肢体麻木,严重的会血压飙升、恶心、呕吐,甚至意识不清。

三、学会识别脑卒中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记住“120”口诀:“一”看一张脸:出现面部不对称,有无口角歪斜;“二”检查两只胳膊:平举双臂,有无一侧胳膊无力;“聆”聆听语言:言语不清,与人交流困难。如果出现上述任一项问题赶紧拨打120就医。

四、脑卒中后,生活可能变了样

运动不便:手脚可能动不了,或者动起来很费劲。感觉失灵:摸东西没感觉,冷热分不清,肢体麻木感。记性变差:记不住之前的密码,甚至不认识熟悉的家人。说话、吃饭都费劲:可能说不出话或不知道如何表达想法,或吃东西容易呛。日常生活受影响:穿衣、洗漱这些简单事都可能做不了。

五、脑卒中,怎么治疗

如果发病在4.5小时内,可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如果错过了溶栓时间窗,可以选择住院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也很重要。急性期:要摆好体位,防止关节僵硬,可辅以针灸理疗。

六、预防脑卒中,从现在做起

心情好,身体才好。吃得清淡点,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动起来,健走、慢跑、游泳都挺好。戒烟戒酒,别熬夜。控制慢性病,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预防它、及时治疗它,就能减少它对我们健康的威胁。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二科 王艳)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