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唐山港京唐港区首台智慧生态机器人“上岗”

本报讯 (记者单宇 通讯员任小霞)科学采集周边环境数据、智能计算洒水量、两臂喷淋伸展收放自如……9月8日,唐山港京唐港区迎来一名特殊“新员工”——一台集“灵敏感知、快速决策、有力执行”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机器人。这台机器人具有全程自主运行能力,喷淋总体面积可达9万平方米。除此之外,还可应用于货垛扫描、皮带巡检等不同作业需求。目前,这台智慧生态机器人已经在京唐港区专业矿石码头成功“上岗”。

机器人搭载红外热成像、激光扫描和雷达测距技术,具备高精度风险研判能力,可对捕捉到的人、车误入等风险进行精确分析与甄别,达到精准避障效果。集成AI大模型运算,能够科学识别货垛表面湿度、垛位垛形、周边温度,综合当天日照、风速等情况,计算出货物表面含水率,根据含水率数值高低,自动安排喷淋作业,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每年可节省维护运营人工工时8500小时。

“智慧生态机器人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其硬朗风格的机械结构上,更藏在它‘会思考、能判断、行动快’的智慧内核里。”唐港股份矿石码头公司副总经理荆彦明指着一旁正在喷淋的机器人介绍。此时,机器人已经行进半程,在高矮不一的货垛旁,大臂斜放、微收,伸展自如,一道道细密的“水雾”从大臂下方均匀的喷洒下来。“折叠臂的设计,可以根据货垛高度调整姿势,臂架展开长度达到30米以上,实现货垛喷淋全覆盖,有效弥补了传统喷淋作业覆盖不均匀、喷洒不及时的短板,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荆彦明说。

近年来,唐港股份以智慧港口建设为切入点,扎实推动港口转型升级。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改变着港口的发展品质,进一步夯实了京唐港区未来发展的基底。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