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欣 通讯员 王琨
“在学校就能接触企业项目,毕业直接上手工作,职业教育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3级学生刘帅康学习时的真切感受。“十四五”期间,唐山市锚定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从顶层设计、办学质量、产教融合三大维度发力,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为技能强市培育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顶层设计“强引领”,政策体系筑根基
职业教育有序发展,离不开科学顶层设计。“十四五”期间,唐山市高位统筹,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技能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打造职业教育样板城市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从发展定位、资源配置等方面系统部署,构建“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保障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2021年,唐山市入选全国首批21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田”,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高职教育“创一流”,层次突破树标杆
9月20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训车间,2024级本科学生信江宁正在和团队调试实训设备。作为该校升格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后的首批本科生,他能接触行业前沿设备,还参与企业横向科研项目。“学校升级后,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了,我跟着老师做的项目已和中车唐山公司技术对接。”信江宁说。
目前,唐山市有高职高专院校7所,在校生8.07万人,办学主体多元,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职体系。其中,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优质校,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获评河北省优质校。2024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晋升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实现唐山高职向本科层次提升的历史性跨越。
中职教育“提质量”,内涵发展显优势
9月12日,在丰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3级数字商务专业实训教室,学生杨佳楠正随京东物流企业导师学订单分拣系统操作。作为“京东数字商务产业学院”学生,她除专业理论课,还参与企业真实订单处理,毕业可直接入职京东物流唐山分公司。“以前担心学的用不上,现在实操心里踏实。”杨佳楠说。
截至目前,唐山市有中等职业学校32所,在校生7.9万人,形成公办民办协同、规模与质量并重的格局。同时,唐山持续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已培育河北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学校12所,数量全省领先。
专业设置是职教对接产业的重要“桥梁”。多年来,唐山市聚焦地方产业,实施院校专业调整工程,推动专业与产业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全市中职学校76个专业获评省级骨干、特色专业,占全省13%,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产教融合“深赋能”,校企协同促发展
“企业需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是唐山职教的坚持。“十四五”期间,唐山市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打破校企壁垒,构建“校地企”协同育人新格局。
——市级产教融合研究中心“护航”。2023年7月,经省编办批准,唐山市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在唐山学院揭牌。中心围绕产教融合政策研究、模式创新等开展工作,为试点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推动产教融合从“实践探索”向“理论引领+实践创新”转变。
——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破局”。5月8日,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下属“工业机器人共享培训基地”,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韩雪韵练习机器人精准抓取操作。作为首批学员,她能使用中信重工开诚有限公司最新设备,还获企业工程师一对一指导。“以前在学校只接触基础设备,这里设备新还能学实际项目,找工作更有底气。”韩雪韵说。
唐山市依托高新区产业优势,整合资源,由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中信重工开诚有限公司牵头,联合3所高校、3所高职、6所中职及10余家骨干企业、科研单位,组建唐山高新区产教联合体,入选全国首批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唐山产教融合的“金字招牌”。2024年9月,依托联合体成立“唐山市工业机器人共享培训基地”,提供沉浸式实训、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建设经验入选教育部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耕”。6月5日,在京津冀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科研专项研讨会上,首佳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郝竞争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信息系老师围绕康养电子产品研发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过去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与产业应用上存在脱节,如今通过共同设计课程、共建实训基地、联合技术攻关,真正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郝竞争表示。
唐山市围绕重点行业,推动组建针对性强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参与国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华北理工大学与开滦集团组建河北绿色智慧矿山煤炭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132家单位组建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还与华北理工大学、首佳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打造京津冀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产教融合发展搭建平台。
——特色校企合作平台“落地”。5月15日,玉田县“智能装备制造(印机)产教聚集体”生产车间,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3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李佳橦正在操作印机零部件加工设备。“我们校内实训用的设备就是企业提供的,这里设备和企业的一样,跟着师傅做订单能学真本事,还可以无试用期上岗。”李佳橦说。
近年来,唐山市聚焦地方特色产业,推动院校与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高职层面组建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5个特色产业学院,通过“校企双导师”“订单班”培养人才;中职层面,各职教中心成立机电、旅游等16个产业学院,实现“一县一特色、校校有亮点”。玉田县职教中心联合51家企业、5所科研院所,打造“智能装备制造(印机)产教聚集体”,以“空间集聚、资源共享、多方共育”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五级职业技能大赛“亮剑”。7月10日,唐山市2025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赛项现场,唐山第一职业中专学生纪丁瑶快速处理模拟订单。作为种子选手,她从班级赛晋级市赛,向着更高级别的荣誉冲刺。“比赛让我发现不足、学实战技巧,未来还有免试就读高职的机会。”纪丁瑶说。
唐山市全力构建“班赛筑基、校赛提质、市赛选拔、省赛锤炼、国赛亮剑”五级竞赛体系,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生态。“十四五”期间,全市27所中高职院校获国赛金奖7项、银奖9项、铜奖24项,获省赛一等奖(金奖)259项、二等奖(银奖)596项、三等奖(铜奖)1593项,数量居全省前列;彰显唐山职教学子过硬技能与良好风貌。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帆悬启新程”。未来,唐山将继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向打造职业教育样板城市迈进,让职业教育成为推动技能强市、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