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获悉,今年1至8月,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80亿吨,同比增长1.86%,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港口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今日之河北,港口忙碌运转,折射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脉动。10月21日,“戴森”号货轮停靠京唐港区矿石码头,20万吨矿石被快速卸下。河北港口集团唐港股份矿石码头公司董事长宋方勇说,今年1至8月公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91%,创历史新高。
吞吐数据攀升背后是物流模式创新。曾经卸船需司机在40米高驾驶室作业,如今远程控制中心实现一键卸船。今年6月新引进的AI视觉识别卸船机,每小时产能3000吨,抓斗定位达厘米级,效率大幅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激发新活力。京唐港区通过皮带长廊直送原料至周边企业,内部336辆新能源倒运车,外部电动、氢能重卡进出港比例达90.03%。其申报的零碳运输线路试点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零碳试点。
盐碱滩涂“长”出世界级大港。20世纪80年代,唐山在荒滩建京唐港区,1991年通航。如今形成“一港三区”格局。河北港口集团曹港股份邸坤说,港口辐射范围向内陆延伸。在山西设内陆港,推出定制物流方案,今年1至9月曹妃甸港区发往山西的铝矾土同比增长91.03%。
目前,唐山港设62个内陆港,今年集疏货物3459.7万吨;开通280条货运航线,7条外贸班轮覆盖日韩和东南亚12个基本港。以港口为支点,河北向海图强,“蓝色”新引擎持续释放动能。
据《河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