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悦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湘莲之义与凤姐之毒

□ 杜海红

薛蟠遭柳湘莲苦打这个事件,是《红楼梦》里堪比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喜剧片段之一。每次翻看,每次笑翻。

事情的起因是,赖尚荣大宴宾客,柳湘莲受邀赴宴。谁知薛蟠见了柳湘莲就旧病复发,不可自持。柳湘莲厌恶之余只好提前离宴,不欲与之计较。可是,薛蟠这呆霸王竟然追了出来,口里乱叫,言语轻浮,气得柳湘莲火星乱迸。柳湘莲生性清高,薛蟠的庸俗使他厌恶不已。为了不使共同的朋友尴尬,柳湘莲顾全大局,提前离席。谁知薛蟠那家伙穷追不舍,不依不饶,冷郎君因此自尊受损,异常恼怒。此情此景之下,冷郎君定要出口气,给不知天高地厚的呆霸王一个教训,于是薛蟠挨打在所难免。

薛蟠没什么脑子,一味好色。柳湘莲深知此种纨绔子弟的心性,因此不过是略施小计,就把薛蟠骗到荒郊野外,一顿海扁。然而,柳湘莲打薛蟠,说到底也就是恼他有眼无珠,将他误认作风月子弟罢了,两个人没有深仇大恨。再加上柳湘莲知道薛蟠是“笨家子”,所以手下留情,“只使了三分气力”,为的是出口恶气,并不想伤他性命。薛蟠受不住打,服软求饶,柳湘莲便也就此罢了。

至于打了这霸王的严重后果,柳湘莲也并不是不知道,毕竟进京那年,薛蟠就为争夺香菱打死公子冯渊,闹出人命官司。薛家有泼天富贵,又有贾府、王家撑腰,纵然闹出人命来,亦有人帮他收拾烂摊子,花几个钱了事。柳湘莲有游侠一般的人品,豪气冲天是有的,可是他并不傻,打了薛蟠出了气,还是远走他乡避一避的好,没必要留下来硬撑。

这也为后文柳湘莲从强盗手里救出薛蟠一行人埋下了伏笔。柳湘莲的不计前嫌、仗义仁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气概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光彩照人。薛蟠呢,虽是个不成器的家伙,到底没有坏到底,被柳湘莲打过以后,他虽然在家里乱嚷乱骂,要去捉柳湘莲,拆他的房子,治他的罪,可是内心也为此感到羞愧,甚至萌生了外出游艺的念头。可以说,柳湘莲的一顿教训,激发了呆霸王的羞恶之心,呆霸王的“避丑”与冷郎君的“惧祸”使得两个人去寻找各自的远方,而这又为他们后来的重逢做了铺垫。

人生何处不相逢?薛蟠因冷郎君的仗义相救,便与其结拜为兄弟,为他考虑起终身大事来。而柳湘莲长年的风萍浪迹,也有倦鸟归巢之意。两个昔日的“仇人”因一场强盗风波而握手言欢,一笑泯恩仇,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柳湘莲的快意恩仇,薛蟠的热切真诚,都是人性中的光芒。试想,若是柳湘莲不曾悔婚,他与尤三姐也会在薛蟠为他们置办的新房里喜结良缘,拥有一段稳稳的幸福。即使是在冷郎君一冷入空门、不知所踪之后,薛蟠还为他伤心落泪,派人寻找,寻而不见,又是怅然若失……

柳湘莲若有知,也该感慨,不枉这份结拜之情。

同为遭到“骚扰”,凤姐也要出口气,于是设下“相思局”,却将贾瑞治死。

诚然,贾瑞有错在先。他不自量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颇与薛蟠有几分相似;他有眼无珠,根本不了解凤姐的为人,也不想想自己几斤几两,竟存了这痴心妄想。细看这贾瑞反倒还不如薛蟠,薛蟠好歹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独子,而这贾瑞不过是个潦倒落魄的贾府旁系族人,竟敢打起凤姐的主意。

王熙凤生来争强好胜,又是名门之女,自带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她有她的骄傲与不可侵犯,被贾瑞这样的“癞蛤蟆”觊觎了,她难免恼恨。身为女性,我懂得凤姐之恼恨。柳湘莲在被呆霸王纠缠的时候,何尝不是又恼又恨呢?与凤姐最大的不同是,柳湘莲内心的善良与坦荡超越了凤姐的狭隘与阴毒。

凤姐掌管着偌大的荣国府,权势极大。她对权势的贪婪与占有欲,使她素来最喜别人的吹捧与奉承:无论是铁槛寺的净虚,还是求她谋差使的贾芸,在她面前低眉顺眼的样子才能使她获取内心的满足。贾瑞这样一个庸碌无能之辈竟敢越过纲常,对她产生非分之想,这无疑是奇耻大辱,激发了她内心的恶意。

贾瑞之“妄”激发了凤姐之“恶”。她对贾瑞的报复可谓恶毒。因为深谙他不是她的对手,所以凤姐出手格外稳准狠。她的报复肆无忌惮,毫无回旋的余地。若要断绝贾瑞的妄念,凤姐大可闭门不见,可是相反,她假意勾引他,玩弄他,设局害死他。她没有一丝宽容悲悯。

人性本来就复杂,凤姐诚然势利贪婪,可是她也并非一恶到底。穷姑娘邢岫烟为人端雅稳重,凤姐看重她的人品,倒肯多疼惜她一点。对刘姥姥这个打秋风的“贫婆子”,她也发过一丝善心。而面对贾瑞妄念与妄动,她恶的一面占了上风。甚至在贾瑞垂死之时,贾代儒向贾府求取人参救孙子的性命之时,凤姐不顾王夫人的应许,阳奉阴违,拿了些人参须末来搪塞。贾瑞虽可恶,但罪不至死。贾瑞之死,自然不能全怪凤姐。可是凤姐在贾瑞生命垂危之际的见死不救,不免令人齿寒心冷。

与柳湘莲义救薛蟠相比,凤姐的毒辣、冷漠毕露。

善有善因,恶有恶果。以善良去回报善良,才是存活于这世间颠扑不破的真理吧。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