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卢山)受唐山市人民政府委托,在1月29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李建华向大会提交唐山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1434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1%,同比增长7.1%;支出10014392万元,完成预算的96.5%,同比增长6.9%。政府性基金收入3112086万元,完成预算的94.3%,同比增长3.9%;支出5481371万元,完成预算的95.9%,同比增长9.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7722万元,完成预算的98.9%,同比增长35.7%;支出22743万元,完成预算的78.9%,同比下降16.5%。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813069万元,完成预算的95.8%,同比增长2.5%;支出2877283万元,完成预算的96.8%,同比增长17.5%。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本级收入360850万元,完成预算的111.6%,同比下降33%;本级支出1945567万元,完成预算的93.9%,同比下降1.6%。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本级收入1001913万元,完成预算的98%,同比下降9%;本级支出921446万元,完成预算的90.2%,同比增长95.3%。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本级收入15296万元,完成预算的98.8%,同比增长9.6%;本级支出10826万元,完成预算的97.8%,同比下降45.1%。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本级收入1826743万元,完成预算的97%,同比下降0.1%;本级支出1918034万元,完成预算的96.4%,同比增长22.6%。
(三)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23年预算执行效果
——围绕“稳平衡”,加强政府资源统筹,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治税管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1.4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2位,增速居全省第4位。曹妃甸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占全市比重超过20%,丰南、迁西等8个县(市、区)增幅在10%以上。统筹财政资源,对各县(市、区)及市直303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情况开展实地督导调研,增加土地出让等收入13.9亿元。清理盘活存量资金3.8亿元,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执行,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支出进度居全省首位,为全市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争取上级支持,全年获得上级转移支付356.7亿元,争取新增债券240.5亿元,成功争取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等10个国家级和省级试点,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围绕“促发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86.6亿元。推动落实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额达177亿元,占采购总额的86.8%,其中,小微企业采购金额占中小企业的79.6%。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评价,支持唐山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做大做强,推动优质资本和项目落户唐山。
——围绕“保重点”,集中财力加大投入,保障大事要事落地落实。推动乡村振兴提速增效,整合各级财政资金48.5亿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受益农户130万户,全市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资金占比达到54%,超过省考核要求11个百分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新建改建高标准农田37.9万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50余个,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110个,建设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示范项目40个,全域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支持全面绿色转型,统筹资金21亿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节能减排降碳财税引导机制不断完善,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国家级试点建设,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加快推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政奖补政策作用,推动“新工业”发展,投入资金18.8亿元,支持各项人才政策落实,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振兴、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惠民生”,加大支出保障力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年全市民生支出801.6亿元,同比增长6.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80%,确保政府26项民生工程承诺兑现,稳住了民生基本盘。落实落细就业创业保障政策,统筹就业创业资金3亿元,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就业创业,全市受益人数达3.4万人次。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拨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资金5.1亿元,支持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持打造教育高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新财政拨款标准,全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近90亿元,发放学生资助资金近2.5亿元,享受补助学生达5万余人,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本科教育所有学段、所有公办民办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三个全覆盖”。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拨付资金9.5亿元,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统筹财政资金7.2亿元,落实公益基金6628万元,支持“一老一小”事业发展,争取“保交楼”专项借款22.5亿元,确保35个项目如期交付。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筹集资金5.2亿元,打造“智慧唐山”数字城市,健全“幸福唐山”APP,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达到新高度。
——围绕“防风险”,严守财政风险底线,财政经济安全平稳运行。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格县级“三保”支出预算审核,强化“三保”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防政府债务风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债务风险。加强财会监督,组织开展财经纪律、预算执行、会计信息质量、预决算公开、“三公”经费、重点民生资金等一系列监督检查,督促发现13类问题全面整改到位,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围绕“强管理”,健全完善现代预算制度,财政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积极推进财政各项改革,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2024年新增的189个重大预算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审减预算资金19.2亿元,在全省率先开通使用绩效自评系统,调减或取消93个项目,节约资金4735万元。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建立支持发展财政政策数据库,完善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制度,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全年政府采购额204亿元,节支率4.9%,推行“自评+委托”评审模式,全年完成评审任务215项,审减金额6.8亿元,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
二、2024年预算安排(草案)
(一)2024年财政工作面临形势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全市“12345”总体工作布局,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助力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奋力开创“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新局面贡献财政力量。
(二)2024年全市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6320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26098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收入248695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228969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990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9482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060351万元,支出2920246万元。
(三)2024年市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1)本级收入总计2734102万元。
(2)本级支出总计2734102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1)本级收入总计1293487万元。
(2)本级支出总计1293487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本级收入1306万元,根据收支平衡原则,支出总计1306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本级收入1946135万元。
(2)本级支出1878320万元。年末新增结余67815万元。
(四)市级重大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优化升级壮大财源基础。安排3.2亿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安排1.4亿元,强化教育和人才支撑。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安排0.7亿元,改革优化政务环境。安排1.3亿元,改革优化市场环境。安排14亿元,推进开放协同发展。
促进城乡融合,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安排30.9亿元,支持城市建设蝶变升级。市级安排2.4亿元,统筹各级资金25亿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安排1.1亿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安排3.8亿元,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安排2.4亿元,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
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以民为本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安排9.4亿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安排5.8亿元,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安排4.7亿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安排4.4亿元,推进健康唐山建设。安排2.4亿元,助推文化繁荣发展。
支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安排2.2亿元,提升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安排4.8亿元,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安排19.2亿元,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三、完成2024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多措并举保增长。
(二)统筹财力促发展。
(三)深化改革提效能。
(四)精准施策防风险。
(五)依法理财严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