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小的选票,一头连着群众的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代表的履职担当,在我们手上有着沉甸甸的分量!”1月30日下午,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后,市人大代表们在各自的代表团会议上“一人一票”,对市政府提交的8个民生工程候选项目进行无记名投票,差额票决出6个民生工程项目。
票决现场,参与票决的人大代表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崇高。每位代表严格按照票决办法,带着人民的心声和意愿审慎选择,依次在票箱里投下自己庄严而神圣的一票。他们代民审、传民言、达民意,对民生工程候选项目进行充分审议,对8件候选项目的普惠性、可行性、实效性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画好新一年民生实事“同心圆”。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眸2023年,我市的民生答卷,有情怀、有温度、更有质感。截至去年10月底,2023年20项民生工程均全部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14113套,开工率104.1%,建成8865套,建成率100%;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造完工141个小区,完工率100%;口袋公园建设工程建成20个高品质口袋公园,完成率142.8%;“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累计建设改造农村公路943.5公里,完成率101.8%;就业促进工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9109人,完成率101.8%,推荐并认定省级劳务品牌3个,完成率150%;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新建改扩建19所学校,总建设面积11.61万平米,完成率100%;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完成率104.1%;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认定低保边缘家庭6.8万人,开展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1.8万人次……
为确保我市2024年民生工程项目符合群众所思所想,从去年8月份开始,市政府成立民生工程工作专班,着手组织谋划2024年民生工程项目。本着项目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的原则,广泛听取民意,充分回应民声,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标对表省达任务、对接群众诉求,结合各自职能编制民生工程项目。谋划过程中,我市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围绕保障底线民生,突出抓好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民政、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心的民生具体问题,开展了“我为民生工程提建议”群众建议征集活动,通过网络、电话、信件等多种媒介广泛向社会征集意见建议,汇总梳理了100余条意见建议,确保民生工程项目贴合群众意愿。
经反复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报请市委常委会议同意,在全面承接实施省达民生工程任务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涉及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惠民服务等3大类、8项民生工程候选项目。至此,这张接地气、贴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实事项目清单,摆在了市人大代表们的案前。
“人大代表就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李萍代表说,“候选项目票决时,我投了庄严的一票,我认为其中为14周岁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工程,可谓惠聚民生、福泽百姓。”
同样为14周岁女童免费接种HPV疫苗工程投了一票的80后人大代表王佳则表示:“候选项目中很多都特别接地气,尤其是公共场所及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以电车代步,对于很多远离市区的企业员工来说,兴建更多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能有效提升生活工作的便利程度。”
一张张选票,饱含群众的一个个期待,更融入了代表们一份份厚重的履职情怀。1月31日,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我市2024年民生工程项目正式出炉。
件件惠民生,桩桩暖民心。2024年民生项目中,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方面,处处彰显着浓厚的为民情怀。我市还将按照省统一安排,全面承接省达涉及唐山的19项任务,与市人代会票决确定的民生项目共同构成2024年民生工程项目一并推进实施。这份“民生大礼包”让人大代表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冀望。
“2023年的民生工程真正做到了落地落实、惠及民生、取信于民。以我的切身感受来说,随着花海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完工,开平区的整体居住水平和城市形象都再上了一个新台阶。”杨俊来代表说,“今年2024年民生工程项目,更是汇集了百姓心坎里的愿望,这也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市委、市政府将聚焦人民至上的根本点,以民生改善托举幸福生活。希望今后省达民生工程项目中的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能在开平西部兴建新的中学来服务周边居民。”
“疑难重症患者医疗援助工程和省达民生工程项目中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是我比较关注的。爱心小院在多方关爱和帮助下,目前已接纳了近20位有特殊困难的老人。”郭俊章代表表示,今后会尽自己所能帮扶孤寡、空巢老人和残疾人,让他们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柴米油盐”的烦恼、“衣食住行”的需求、“酸甜苦辣”的倾诉。“民生工程”承载着百姓的希望和期盼。高海英、高爱东等代表纷纷表示,票决不是终点,而是起点,2024年民生工程项目把“百姓盼的”与“政府干的”有机融合起来,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做到了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