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砥 柱 中 流 显 担 当

——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纪实

□ 本报记者 孔祥华 通讯员 张彪 杨智康

寒冬时节,行至岁尾。

回看2023年,中国式现代化曹妃甸生动图景在渤海湾展现:港口建设迈上新台阶、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对外开放塑造新优势、滨海城市展现新风貌……

在这殊为不易的发展成绩里面,作为开发建设这块“黄金宝地”主力军和排头兵的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起到了担当重任、砥柱中流的重要作用。

“一年来,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勇担‘融通产业繁荣、致力城市发展’的国企使命,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在布局和深耕项目建设、资产运营、公用事业、城市更新、港口物流‘五大板块’上下了深功夫,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确定了航向、夯实了基础。”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健说。

深耕项目建设,完善区域基础设施配套

项目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国企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自去年年初开始,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开工复工,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据公司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年公司共实施滨海大道立交桥、大宗物料综合管廊等新建、续建项目11项。其中,工业区滨海大道立交桥项目非涉铁段基础工程已完成过半,力争2025年投入使用;工业区大宗物料综合管廊项目辅建区综合楼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工业区矿石储运基地项目造地工程已完成造地350亩;城区科元里龙元北里改造项目1#至7#住宅楼主体已完成;城区水源置换地表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土建部分已基本完成、管网及工艺设备安装已完成过半,新城青龙湖生态补水及综合利用项目整体工程已完成近半,两个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提升区内供水能力。

同时,公司依据发展定位,集约项目管理资源,以多年积累的项目管理经验为核心,延伸造价、监理、咨询等服务内容,完成项目建设板块整合,有序推动了各项目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

盘活存量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为推进资产管理工作提质升级,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进一步梳理资产底数,加强资产盘活调度,强化招商引资力度,采用“腾笼换鸟”扩大存量资产有效利用。

2023年度,公司确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53宗,确权土地面积约14290亩,累计取得不动产权证书44宗、涉及土地面积约9556亩,引入20家企业入驻、累计盘活存量资产7.88万平方米。尤其通过新引进内外资企业和自贸类企业,为做大做强企业、振兴区域实体经济注入活力动力。

去年3月,曹妃甸区与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华宇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就新型制剂、医疗器械和智能设备研发制造等产业转移升级项目选定厂址后,曹发展集团旗下国华住房租赁公司迅速跟进,第一时间成立项目专班谋划对一个闲置多年的8800平方米厂房进行改造升级,短短3个月时间就将一个高标准厂房交付给企业。“这样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缩短了我们的投入产出周期,降低了入驻成本,令我们对项目前景很有信心。”华宇生物医药(河北)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孔庆慧说。

整合公用资源,保障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持续推进公用事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服务民生的能力,是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所肩负的国企公用服务职能。为此,公司坚持以保障民生为宗旨,以做大做强公用事业板块为目标,通过整合重组、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板块内子公司的服务能力。

公司以水务行业为试点,将国盛水务公司作为核心企业,整合城区自来水分公司、鑫盛海水淡化分公司、临港供水公司资产和人员,加强内控管理,实现了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排水公司水环境治理攻坚工作,以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处理全达标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技改“四新”的全面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不高、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混合处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在城区供暖方面,充分利用好40公里以外的华润电厂热源,科学平衡供热循环系统,不断强化冬病夏治、排查隐患和高质量服务,保障城区及四农场、五农场居民温暖过冬。

推动城市更新,促进城市高效良性发展

“自从这条路改造了之后,周围环境好了,人流量也多了,我们的生意也跟着火起来了,希望给我们老百姓多办这样的好事儿!”说起排水、照明、电力、通信等管网全面升级的创业大街,商户闫女士满脸的幸福感。

2023年度,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加快落实唐山市城市更新“1+N”政策,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聚集重点更新区域,在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强化城市经营理念,稳步、可持续地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截至目前,城区创业大街拓宽改造、长丰路北延、森北街等道路工程已实现主路通车;冀东油田北区等12个老旧小区已实现旧貌换新;森林公园提升及街景整治项目已具备开园条件。装备制造园区庙南路、庙中路、庙北路等道路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改造正在加紧建设,施工完成后将有效提升装备园区防汛水平,为唐银、文丰等重大项目运营提供配套支持。

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布局优,则效率高。为优化产业布局,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以服务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打造“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要求,重点整合、培育优质产业,统筹优化港口资源产业布局。

公司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按照“统一设计、同步推进”原则开创煤储新模式,分“国储+商储+码头+两配套”五部分同步推进唐山港大宗商品储备基地煤炭储备项目建设。其中,作为目前全国煤炭储备能力最大的煤炭国储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取得中央资金支持,煤炭商储项目和矿石储备基地已正式开工,翻车机房及铁路正在稳步推进。围绕港口岸线资源,公司深挖港口后方配套服务潜力,正在推进汉曹铁路项目建设及曹妃甸港前站项目建设。

立足快速融入新能源产业开发,公司还投资建设了唐山市首座集加油、加气、加氢、充电于一体的文丰码头综合能源站项目,预计第一季度开站运营,另有10座综合能源站正在加紧建设;与长城未势组建了氢料电池汽车推广平台公司,并积极推进30MW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正在申报250MW集中式风电项目。

与此同时,公司以产业合作、股权投资的方式,入股曹妃甸新天天然气公司开展LNG业务开发、入股曹妃甸港联港务公司推进石化码头建设、入股张家口供应链公司支持张家口内陆港建设等,不断增持优质资产,为公司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紧抓机遇,精准施策,纵深推进‘五大板块’产业布局,着实使企业发挥出了自身优势、优化了资源整合、提升了盈利能力,起到引领公司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作用。”曹发展发展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长征深有感触地说。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