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擦亮文化名片 打造文化大镇

滦南司各庄镇:为本地文学创作成就突出者颁奖

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冯连满)近日,滦南县司各庄镇举行颁奖仪式,为本地文学创作成就突出的项中立、姚文冬、刘爱春等作者给予奖励——这是该镇培育文化人才、繁荣文学创作、打造“文化大镇”的又一有力举措。

司各庄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文学才俊。为进一步促进镇域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加速推进“文化大镇”建设,2023年,该镇制定实施了《司各庄镇文学创作奖励办法》,对在省级和国家级重点文学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和在省级以上获奖的本镇作者,给予500元至1000元的资金奖励。该办法的实施,对激发全镇广大文学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促进文学创作与创新、催生具有时代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品力作、擦亮镇域文化名片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该镇共有20余人活跃在各级文坛,镇域作者出版各类文学书籍10余部。

西项各庄村农民作家项中立一边务农一边创作,中短篇小说创作曾获《大地文学》和《佛山文艺》优秀作品奖,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司东村姚文冬专注于散文创作,年发表作品近百篇,是《大公报》《今晚报》的专栏作家,多篇作品被《读者》《意林》等杂志转载;石庄村农家妇女刘爱春相继在《读者·原创》《天津文学》等杂志发表散文作品,已出版长篇小说《蚕沙口传奇》、散文集《这里是曹妃甸》和长篇报告文学《海上一座“城”》;张长泰、吴水纹、蔡学文、李有金、吴贺芝等人的作品也具有广泛影响……

该镇高度重视乡村文化人才建设,将文学创作队伍纳入乡土人才驿站人才库,经常举行“家乡作家写家乡”等活动,通过组织作者“走、看、访、谈、写”,让本地作者更加深入了解家乡,进而书写家乡、宣传家乡。在自主创作的同时,还组织当地文学骨干深度挖掘本镇文史资源,整理出版了《青龙河畔故事多——司各庄镇文史集成》《丰碑——司各庄镇红色文化教育读本》两部书籍,丰富了地域历史、文化内涵。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