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齐鸿升、曲双成、杨文海)“秸秆还田,不仅培肥地力,而且改良了盐碱地,今年水稻收成肯定会更好。”年前,望着自家稻田地,曹妃甸区三农场兴港村农工韩景林高兴地憧憬着。
曹妃甸区三农场党委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与农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群众的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效。该场积极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农场党委建立了领导干部调研制度,深入基层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重点解决、督办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把感情密切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去年10月份,正是农场水稻收割季节,秸秆燃烧成为污染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农场党委主要领导带领一班人深入村队进行调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下大力将水稻秸秆粉碎实行秸秆还田,不仅培肥地力,而且还为来年的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一些海、淡水养殖户对实施阳光新能源养殖开发工程有些不理解的情况,农场利用冬闲组织井坨村、兴海村的养殖户到天津汉沽区高庄鱼光互补项目进行了参观。通过学习,提高了养殖农户对实施阳光新能源养殖的认知,为阳光新能源项目早日落地奠定了基础。
该场采取“党建引领+智慧养老+育幼照顾”服务模式,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舒适便利的就餐普惠性服务,建起了爱老食堂,让老人和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积极开展救助帮扶活动,目前救助困境儿童12名,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等206名,发放慰问金9.72万元。投资20万元,农场为三场幼儿园完善硬件设施,购置教学设备仪器等,改善办学条件。扎实开展了亲情关爱服务活动,对全场15户失独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及免费体检。对符合条件的育龄夫妻进行了优生健康检查和两癌筛查,完成率分别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