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从会种植到“慧种植”

解锁乐亭甜瓜的“甜蜜密码”

本报讯 (记者金鹏 通讯员郑惠文)味香、金瓤、脆甜是乐亭甜瓜的特有标签。20世纪90年代初,设施甜瓜第一次引入乐亭。经过30余年的发展,如今该县设施甜瓜播种面积达6.49万亩,产值9.78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0.59%,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技术密集”产业,甜瓜栽培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扎实丰富的技术。当下,乐亭县不少本地“土专家”自己撰写甜瓜技术资料,摸索“地热线育苗法”“果腐病预防”等诸多精细管理技术,更被北京、陕西等地的大型农业企业聘为技术顾问,赚起了年薪。

走进乐亭县盛禾育苗基地,传感器、生长监控数字摄像头等多种高科技产品随处可见。“我们现在有7个育苗棚室,每年可培育6个品种的甜瓜秧苗70多万株。”该基地负责人李志锋带领着一支“90后”育苗团队一头扎进了设施甜瓜产业链条中。

李志锋认为孕育甜瓜秧苗必须要像照顾襁褓里的孩子一样精细,生长环境直接影响秧苗的成活率和健康度。“我们利用传感器,通过手机就能了解秧苗生长的温湿度、光照强度,不仅提高了环境控制精度,还节约了人力。”李志锋说。

改造温室提高保温性,采用“多幕覆盖”技术和全自动温控设备精准控温,开展吊蔓栽培让甜瓜“立起来”生长……乐亭县通过多种农业技术手段开展精细化管理,下大力度做好甜瓜品控,使乐亭甜瓜较同类型产品相比,口感更加酥脆多汁,风味浓郁,市场前景良好。目前,该县已形成有酥脆花色、酥脆浅绿灰白、绿皮绿肉等5大系列200余个品种的产品体系。

乐亭大力推行“工匠化种养”,通过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培育“专家型”“学者型”农业人才。目前,全县开展各级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62次,参训农民达到1万人次。

从会种植到“慧种植”,乐亭设施甜瓜已然是“新农人”的创业热土。运用大数据分析市场供需,“新农人”将物联网、人工智能、无土栽培等产业前沿业态引入到设施甜瓜产业链中,让特色产业更具活力。

电商、直播带货也成为乐亭设施甜瓜的关键热词,该县200余名甜瓜经纪人、专业合作社通过微商平台、网红带货等电商渠道将甜瓜销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乐亭设施甜瓜启动了品牌化战略,对全县的甜瓜品牌资源根据生产基地面积、品种类别、产业化程度等情况进行整合,优选出“汀香”“呔城”“顺程”3个甜瓜商标作为甜瓜外销时重点使用商标。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