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春节假期中的普查员

□ 王斌

春节假期,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兴致勃勃谈过去,话未来。而在唐山市路北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利用假期不断复盘前期普查登记过程,分享在普查登记中的精彩故事,忙着把典型做法提炼拍成情景剧在全市迅速转发,不但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更成为新春佳节的一个特殊节目,他们,就是参加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的普查员们。

普查员李静芳和秦纪妍讲述的是在逸翠园社区超市的登记经历:

听清了我们的来意,超市收银员一脸惊讶:“你们还真一家一家登记啊,我可说不清楚,我给你们招呼老板去。”店主很热情,也很警惕,尤其是提及收入,更是戒备心十足。打量了琳琅满目的货架,我们灵机一动,聊着家常,不经意间从进货频率、每次进货额和加价幅度的角度追问,推算出每天销售额。感觉到店主有点儿不耐烦了,就换了个雇工人数和保险缴纳额的话题,并核实了房租、水电费用。签字之前,店主仔细查看了记录:“你们算得比我还清楚,这数你们不会给税务局吧?”我们向他解释,登记数据只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其他部门处罚依据。

普查员汪昭君、李星姗和范佳晨分享了在富强楼菜市场盒饭店的算账式登记故事:

当时老板正忙着打包,看到我们出示“两员”证和告知书,说明来意,一听不是生意,有点儿不耐烦,低头继续忙自己的:“这我都不懂,我这挣不了几个钱,你要不换一家问吧,你们经济普查,跟我没关系,你们随便写个数就行了。”“大哥,话不能这么说,这跟您呀,可有大关系,告知书上说得明白。咱就简单聊聊,这盒饭都是您自己做的?”“雇了个退休的厨子做饭,我管卖,我儿子跟我老伴切切菜啥的。”“那平时也就买菜花钱,给人家开点儿工资,也没别的开销吧?”“还有水电费,就差不多了,一天花个几百块钱开销也就中了。”“那一天您能卖多少?”“中午能卖个一百多份吧,不到两百份,晚上买的人少点。您问完了不,别耽误我做生意啊。”

我们早就观察了他的售价和大体销量,收入一算即出。趁着没有顾客,又了解了工地、学校团购情况,看我们早有准备,加上我们的目光不时看看大号送餐箱,店主承认给一个30人工地,送了3个月餐。各种情况逐一核实计算,总收入跃然而出。“你们这是翻家底啊,这么一算,还真差不多。”店主一边唠叨,一边签了字。

听着普查员的讲述,普查办工作人员逐条编发工作群的每日提醒:在询问过程中,个体经营户对于流水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其是净利润,因此所报数字偏小。在面对超市支出方面的进货费用、房租、物业管理费等问题时,回答普遍爽快、直接,且所报数字略高;在面对收入方面的问题时,回答较为模糊,且多会强调不赚钱、快要经营不下去了等情况,不愿意透露真实数据。因此,要转变询问方式,从细节入手,引导店主。对不耐烦的经营者,要稳住情绪,继续耐心引导。在确认及签字环节,容易被质疑数据安全性及是否与税务联动,需耐心解释,消除疑虑,完成签字环节。

尽管在假期,路北区经普办依然坚持查找问题,商议查全、查准的技巧方法。听了普查员和普查对象的温馨对话及斗智斗勇的生动过程,张雪主任灵光一闪:不同场景的典型询问技巧要是拍成情景剧,就是直观生动的培训教材,还可以用在宣传上。说干就干,简单布置场景,普查员本色出镜,还原工作经历,几部手机多角度录制,电脑编辑加字幕。次日清晨,两部情景剧就发到普查工作群、社区群。

普查员们在朋友圈自豪发布,他们自己的节目隆重登场了,有用又有趣。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