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韩玉辉,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主任医师。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侵入人体除头发和指甲外的各个器官,主要侵犯肺脏,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民间俗称肺痨,危害人类已达3000多年,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若不彻底治疗会影响生存质量、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给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中国新发结核病患者约80万人,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所有法定传染病中,结核病至今仍是致死人数第二多的疾病,仅次于艾滋病。
怎样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肺结核?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者咯血,就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痰结核菌的病原学检查、X线胸部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如果诊断为肺结核,要在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只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坚持治疗至少6-8个月,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治愈以后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也不用有思想负担。大家要记得这些检查在定点医院费用是有减免的,口服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是免费的。
接触了结核病人就一定会被感染吗?怎么预防?接触结核病患者后会不会被感染,决定于很多因素,包括传染源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多少、咳嗽频度、病人居室的通风情况、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时间、接触者的抵抗力等等。一般而言,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最大,其他肺结核患者次之。传染源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越严重,传播风险越大。传染源与接触者的接触程度越密切、时间越长,越容易传播。接触者的机体抵抗力越差越容易被感染。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感染结核菌但不发病的人,不会传染他人。
结核病疫苗的研发至今还是个难题,在缺乏有效的疫苗问世前,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有效预防结核,关键是增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戴口罩,勤洗手,勤换衣;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避免与已知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室内公共场所。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有可能增加结核感染的机会。若有咳嗽、午后低热、盗汗、胸痛等症状,应及早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做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