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悦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读经典·《世说新语》

“皓然”在心

□ 付振双

《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东晋高僧道壹和尚从京都回到东山,路经吴郡,不久遇上了下雪,只是天还不太冷。等到家后,和尚们问他路上所经过的地方景物如何。道壹说:“路上的风霜不必说,雪珠下时竟是天色无光。城郊内外飘飘扬扬,洁白的大雪覆盖着,林木山峦一片白茫茫。”

道壹和尚的原话是: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他话不多,但很有画面感,相信几句话就已把听者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诗意当中。据梁代慧皎所编之《高僧传》卷五载,道壹俗姓陆,为吴地人。少年时,即出家为僧,言行一致,守志不移。尽管他很有学问,但是喜欢韬光隐智,把自己的才华掩盖起来而不炫露,使外不知;只有与他相处的时间久了,才会知道他具有超人的智慧和才华。真可谓胸中有万丈光芒,无声无息中默默感化他人。

这让我想到了余华。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家人一直不敢在他跟前提“跑”“走”等字眼,生怕刺激到他。同样出于这种考虑,朋友们也对他避而远之,就算在一起也不说过多的话语,担心说错话,让他恼怒。然而,唯独余华例外,能直面问题,比如从来不把史铁生当残疾人看,连踢球都要推着他去,当不了一般球员,干脆让他坐轮椅当守门员。这样的举动,需要莫大的坦诚,是情谊使然,难怪后来史铁生在笔记里写道:“只有和余华在一起,我才感觉是个人。”

某一回,余华去大学演讲,会后,有许多读者来找他签名。在签下无数个“余华”的名字后,他突然发现,刚才习以为常签下的一本书不是他的。“铁生的啊?这是铁生的。”他小声念叨着。说完,竟毫不犹豫地划掉了自己的名字,郑重地签上了“铁生”。就这样,一页纸上,有了这两个人的名字,有一个还是被主人自己给划掉了。那时,史铁生已去世12个年头了。

那一刻的余华注定是落寞的。毕竟,有次拍合照,旁边的人提到了“轮椅”,平时喜欢把笑容写在脸上的他听了,若有所思,说道:“铁生都已经不在了!”这又是多么真诚的感情外露啊!在我看来,说这话的余华,在那刻已化身为道壹和尚,说着:“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他的心里,早已是雪的诗意,这诗意中有无尽的悲伤和怀念。

余华的心境,和道壹和尚相似,雪景在眼前,更在胸中; 茫茫人海,“皓然”于心。人活世上,用语言描绘出心中的画面,而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只是自然而然的表达,有什么不好的呢?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