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大美唐山 上一版 下一版  

十年曹妃甸: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颗明珠

率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首钢完成史无前例的搬迁调整,实现从“山”到“海”的跨越。图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千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首钢京唐公司。

由北京搬迁曹妃甸的中铁十六局曹妃甸重工机械公司,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盾构再制造基地。

在位于曹妃甸的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自动检板线进行板材二次检验。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已成为北京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地。

曹妃甸区医院建立远程会诊中心,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知名医院,实现了京津冀医疗资源共享。

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与本校实现课堂同步,成为京冀教育资源共享的典范。

北京—唐山—曹妃甸动车组开通,助力曹妃甸快速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道上。

随着北京内陆港的设立,曹妃甸成为北京重要的出海口,加速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

新的首钢职工生活基地在曹妃甸拔地而起。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2014 年 7月,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成立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

十年来,在北京市、河北省和唐山市的正确领导、积极推动下,曹妃甸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京冀《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全面打造创新协同共建共管机制,科学创建创新产业承接机制,不断完善创新要素保障机制,产业协同转移全面提速、社会协同取得积极进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京曹携手大步走向“一带一路”,迅速发展成为京津冀新的增长极。十年来,全区实施京津项目270个,总投资2037.2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68.81亿元。其中北京项目239个,总投资1963.98亿元,完成投资1711.84亿元;天津项目31个,总投资73.24亿元,完成投资56.97亿元。

十年踔厉奋发,十年同频共振。曹妃甸正在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轨道上疾步奋进。

吕光宇 杜雯拓 季春天 孔祥华 闫军 摄影报道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