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早,不多睡会儿,干啥去?”
“东边垃圾坑得赶紧开工,老婶家那几棵树还没砍,我得找她去,要不一会她去棚里,又见不着人了!”
天还没亮,乐亭县中堡镇勒柳河东村党支部书记付小伟就早早起来,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52岁的付小伟从2006年便担任村里的支委,到2012年高票当选“一肩挑”。多年来,这个默默无闻的小乡村在他的带领下逐渐“成长”,将乡村振兴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而这段时间,他又在谋划一件“大事”——
“婶子,咱大坑边上那几棵树得赶紧砍喽,要不影响施工!”
“小伟,这几棵小树能碍啥事?咱都是亲戚,你就睁只眼闭只眼呗!”
“那可不行,婶子,大伙都看着呢,咱得一碗水端平啊!”
“唉!你是一点情面都不讲!”
两人所说的“大坑”是位于勒柳河东村和勒柳河中村交界处、占地8亩的一处废旧坑塘,两村垃圾多年堆积于此,污染环境不说,还有十几户被垃圾堵路,出行困难。
这个坑,始终“压”在付小伟心头。
他一趟趟去镇上请教,一次次去邻村协商,形成初步规划:将垃圾清走,污水整治干净,修建护坡并绿化,水中栽上荷花,让昔日又脏又臭的垃圾坑实现华丽变身,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这个想法得到村“两委”干部的一致认同,大家都很期待村内环境越变越好。但规划容易落地难,想干事就得有资金保障,钱从哪儿来?付小伟不得不先做准备。
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发展村集体经济一直是他为之奋斗的方向。之前该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来源主要是机动地租赁,且都是村民零散承包,收效甚微。于是,付小伟决定从此处下手,进一步盘活资源,将土地化零为整,统一规模流转,增加收入。
经过商定,村“两委”统一意见,零散户承包合同到期后,村里会给两年的过渡期,然后再统一收回。即便如此,由于牵扯不同利益,阻力很大,一时很难推进。
“遇到问题能不能解决,关键看百姓信不信得过你!只要行得端走得正,多为百姓着想,就没有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付小伟态度坚定。
于是,他先从身边亲戚“开刀”,再一点点铺开。这么一来,村民态度也由最初的反对到观望再到支持,一点点发生着改变。
经过努力,全村300亩机动地于2023年全部收回并进行规模流转,租金从以前平均每亩300元一下子提高到900元,村集体收入由每年8万元增至26万元。
资金宽裕些了,付小伟建设美丽乡村的劲头更足了。
此次垃圾坑整治,每个步骤、每分花销他都亲自盯办,前期垃圾清理清运用了近1个月的时间,治理污水、修建护坡等环节随后跟进,他的努力付出让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殊不知,这个“拼命三郎”曾身患重病——2019年,付小伟肾病恶化,经过8小时的换肾手术才转危为安。当时正值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术后3个月还未度过半年无菌期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回到村里,在这个特殊时期给予全村老少最安心的守护。
“他就是一根筋,心里满满都是村里的事儿,家里从未指望过他!”回忆往事,妻子满腹委屈。
为村集体创收、让人居环境更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让孤寡老人晚年越来越幸福……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付小伟在村民心目中威望越来越高。
数据见证一切:近3年来,全村硬化道路2.1万米,铺设辅道砖3000米,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栽植绿化苗木9000棵,安装路灯120盏;铺设地下管道近万米,更换老旧电线2560米,新打机井30眼;引进露地桃优良品种,建成新品种示范区3000亩,带动百姓年增收3000万元。
出于公心,才能赢得民心。付小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