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遵化十景”的源流与演变

□ 张 岩

遵化十景之《五峰拱翠图》(选自《直隶遵化州志》卷二)

遵化,是一座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冀东名城。自五代后唐建县以来,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2006年跻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中国民政部评定的中国一百个“千年古县”。在历史发展和演变进程中,毓秀钟灵的三山两川,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景观, 经历代文人雅士的吟诵渲染, 用典型的四音节成语式修辞手法进行题名,概括总结为“遵化十景”。这种整齐的“四字格”形式,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同时具有准确、鲜明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遵化十景”有的描绘自然景观,有的摹写历史遗迹,有的体现人文风俗,精准贴切, 生动形象, 这些题名中有诗有画,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如同一幅幅内涵丰富的长卷, 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遵化十景”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创造过程。由于时代的变迁、个人审美意识形态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历史上“遵化十景”存在几种不同的版本,数目有变化,内容既有密切的传承关系,也有较大的变更差异,在发展演变和世代相传中,得到不断的深化和丰富。

关于“遵化十景”出现产生的历史, 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记录是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的《蓟州志》。该书卷三《景致》列举的名目包括龙山对镇、温泉胜迹、冷嘴瑶岑、南山明月、铁岭横虹、蒲池晚照、洪山晓雾、石人古镇、夹山灵峰等(此书列举九景,不知道是原本如此,还是在志书编纂时有所遗漏)。其中的“龙山对镇”在该书里有较详细的记载:“南龙山在县南八里,又有北龙山,在县北九里,两山相望,蜿蜒如龙,故名”。这个景观进入清代以后,就几乎没有人再提起,今天的人更是不甚了了,北龙山也逐渐湮灭在历史的烟云中。“洪山晓雾”、“石人古镇”、“夹山灵峰”描绘的分别是洪山口城、石门镇、夹山寺的风景,这三个题名背后,透露出“遵化十景”在最初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拼凑和堆砌痕迹,从立意到文采都很一般,以至于被以后重新整理“遵化十景”的人删掉。

这之后大约过了近百年,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遵化县志》中已经完善为“十景”,包括铁岭晴虹、蒲池晚照、山衔明月、谷响清风、冷嘴瑶岑、圣水喷珠、石臼依崖、禅林鸡唱、福泉汤沸、仙洞云封。“禅林鸡唱”指的是五峰山禅林寺山腰原有鸡鸣石一块,以小石叩之,则发音咕咕如鸡鸣,后来失其所在,这个题名说明了至少在明朝末年这个景致还完整存在的史实。嘉靖时期的“南山明月”一景,更名为“山衔明月”,并且和“谷响清风”成为工整的对仗形式,比较起来增加了许多诗意,可以说别具慧心。可惜其中的“谷响清风”和“石臼依崖”二景,由于缺少文字资料的佐证,今天已经不能指出它们所在的准确位置。

到清代,康熙七年的时候,周体观又在此“十景”的基础上进行润色,将其中的“禅林鸡唱”、“福泉汤沸”、“仙洞云封”分别改为“五峰拱翠”、“汤泉觞咏”、“仙洞遗踪”。“禅林鸡唱”的鸡鸣石在这个时期已经不知所踪,因而改为“五峰拱翠”。这个“拱”字,造语新奇,它使五峰山的绿意鲜活地充满了生命感和动态感,同时将五座山峰“如列仙之相顾以语”的形象,描摹得更为鲜明突出。“福泉汤沸”和“汤泉觞咏”相比较,后者在音律上更为和谐,文化气息也更为浓厚,表达的意境也就更深了一层。“仙洞遗踪”一景在今铁厂村西山,即无终子洞。和原来命名的“仙洞云封”比较,“云封”仅局限于自然景观,“遗踪”字样则为景致平添了一抹神秘的历史色彩和深厚的人文意味,境界也就高了许多。除此之外,周体观还专门请人将其中的六景绘成图版,并亲笔撰写了六篇记文,这六篇短文成为“遵化十景”最原始的文字说明资料。周体观是清代入关科举以来,遵化第一个考中进士的,资历很深,学问很大,诗词文章以及书法,都有名于时,著有《晴鹤堂集》十六卷。他考中进士以后,常年游宦在外,后来定居河南浚县,回到遵化故乡的机会很少。经过他重新删改过的“遵化十景”题名,在充分表现出他精纯深厚的文学修养之余,那种眷恋故园山川风物的情怀,也流露得淋漓尽致。

到乾隆年间,由知州刘埥重新编排整理的“遵化十景”,包括燕山峭壁、铁岭晴虹、明月衔山、清泉绕郭、五峰拱翠、双水分流、梨峪停云、汤泉浴日、龙山积雪、圣水喷珠。这可以称作是“遵化十景”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自此以后二百多年来,历经清末民国,直到如今,几乎一直在沿用这个说法,成为“遵化十景”最权威、最流行的版本。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版本里的“蒲池晚照”一景,根据周体观文章的描述,原址在今遵化市区西部蒲池河村,“一池泓然”,方圆约有十亩,附近村庄得此池水灌溉,水田纵横交织,宛然一派南国水乡风韵。康熙、雍正之后,大约最迟到乾隆初期,蒲池的地理状态和自然风貌已经发生改变,沧海桑田,风光不再,所以在这次整理时被删掉。汤泉是遵化最具代表性的名胜之一,早在唐贞观二年已经建有汤泉寺,这个景观最初的题名是“温泉胜迹”;明代成化年间,宪宗皇帝钦赐为福泉寺,因之这一时期定名为“福泉汤沸”;清代定鼎之初,周体观取义汤泉流杯亭曲水流觞的意境,题名改为“汤泉觞咏”;随着康乾盛世的出现,汤泉再次受到封建皇帝的青睐,甚至在福泉寺旁建起行宫,当时的工部尚书朱之弼应制作诗,有“澡身河汉阔,浴日古今荣”的句子,所以这一时期的题名改为“汤泉浴日”。在四次普通的题名完善过程中,这种细节上的微妙变化,同时还折射出一段历史的兴衰。

刘埥在编纂《遵化州志》时,对周体观六篇景物记文进行补写,增加到十篇。同时重新绘制了十景全图。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些图片采用传统线描、木版刻印、黑白印刷形式,与今天的印刷水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的写实性、完整性都很强,是那个时期“遵化十景”遗存下来的唯一图像资料,十分珍贵。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之后的知州傅修专门为“遵化十景”创作了十首七言律诗,虽然诗作的水平不能称为上乘,但这是继周体观的六篇记文之后,第一次系统地采用诗的形式对“遵化十景”所做的总结,诗的内容涉及遵化的山水、人文、典故等多个方面,展现了那个时代遵化的山川、风物及典故,对今天进行“遵化十景”的研究探索,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

“遵化十景”虽然源于一小部分文人雅士的艺术创造,但这种创造雅俗共赏,深入人心,据已经确知的上限时间,至今已有五百年左右的历史,在流传过程中,一直表现出相当的文化活力和艺术魅力。时至今日,“遵化十景”大多已经随着历史的风尘而黯然失色,除部分尚有踪迹可寻以外,多数已经烟消云散。多年来,许多文史爱好者对“遵化十景”不断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许多艺术家围绕“遵化十景”创作了一大批书画诗词作品,集中体现了对家乡遵化的热爱。回味那些在我们视野里逐渐消逝的风景,已经成为遵化人的乡土情结,成为“乡愁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化十景”是遵化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的最佳总结,是遵化重要的文化景观和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在当前文化旅游建设中,“遵化十景”越来越凸显出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区规划方案设计的参考价值,在遵化对外形象宣传和推广方面,将发挥品牌效应,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