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乡村振兴 乡贤赋能

——滦南县司各庄镇王店村公园建设侧记

□ 本报记者 梁赞英 通讯员 冯连满

“娱乐休闲逛公园,如今的家乡人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品质的生活!”近日,在滦南县司各庄镇王店村公园建设项目现场,阔别家乡50多年的74岁老人王世信亲手将5000元捐款交给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俊飞,“树有根、水有源,我永远忘不了生我养我的地方,为家乡建设尽绵薄之力,是我的心愿,也是我应该做的!”

王世信曾任职于原北京军区某部,1999年从大校军衔上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北京。在外多年,老人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变化。近日,一段村民发布在网络上的村庄建设视频引起了老人的注意,“要不是还有熟识的人在,还有内心的感知在,很难相信这就是我印象里的王店!”老人感慨万千,随后便有了这次怀想之旅和善心义举。

王店村是一个拥有170户、620口人的平原小村。近年来,该村两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幸福村庄”,先后投资800多万元,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生产条件、村风村貌有了极大改善,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和充实。

为加快“幸福村庄”建设步伐,该村两委班子不断在提高村民“幸福感”上做文章,顺应村庄发展需要,填埋整理了村头的废弃河床,计划投资100万元,启动了集观光、休闲、娱乐、垂钓为一体的“王店公园”建设项目。今年春季,该工程如期动工,截至目前,六角亭、长廊、雕塑、甬路、绿植等场景、绿化基本建设完成,占地20亩的“王店公园”已现雏形。

“非常感动,没想到建公园这事儿让大家这么上心!本不想接捐款的,但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我在微信群里明确表示,庄户人挣钱都不易,手头宽裕就捐点儿,手头紧巴就别攀比,捐多捐少、捐或不捐都不是事儿,只要支持公园建设工作,我们就万分感激。”王俊飞介绍,王世信为家乡公园建设捐款的善举,立即被村民传播开。一石激起千层浪,荡涤着王店籍或走南闯北、或扎根乡土各类乡贤的心,一股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洪流迅速涌动成“大爱”浪潮。

“离家39年,心一直在王店。喜闻家乡建设公园,四哥略表心意,算是我对家乡父老的回馈和对你们两委工作的支持。”从部队转业后在秦皇岛工作安家的王怀国跟弟弟要了王俊飞的微信,转过来2000元并附言。

王丽娜是从王店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母亲打电话时提到了村里建公园的事,她第一时间利用微信给王俊飞转来5000元钱,并留言:“哥,听我妈说老家建了公园,首先恭喜祝贺!尽管我个人能力有限,但愿意为家乡建设尽力,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家乡的关爱和支持!”

“感谢村干部的付出,你们把村子建设得这么好,让村民有了幸福感,也让在外的我们有了自豪感!”在北京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工作的王志强微信捐款5000元,并一再感慨。

军校毕业现在北京某部服役的团职干部王利刚得知后,也转过来5000元,他表示,王店养育了我,助力家乡建设应当应分。

王怀兵、王文选都是生意人,在外经营自己的公司,居住在外地的他们也时刻不忘家乡,通过各自途径了解家乡的情况后,分别捐款5000元。还有王月生、王丽香、王云志……也纷纷表达了“爱心”。他们有微信转账的,有委托亲属转交的,也有回乡亲自捐献的,虽然捐款方式不同,但回报家乡的心一样炽热。

“没有人号召,也没有人倡议,这些善举都是大家自发自愿的。刚开始是在外的成功人士们捐款,受他们的感染,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俊飞也拿出了2000元,随后两委班子成员也各捐了1000元,再后来村民们也跟着行动起来,王昊500元、王亚军500元、王建宇500元……截至目前,捐款数额已经超过了10万元。”采访中,村党支部委员王俊恒一边接收群众捐款一边兴致勃勃地说。

乡村振兴,乡贤赋能。新时代、新胜境,让人触景生情。在外的“游子”纷纷表示,以后乡村游哪儿也不去了,就来老家!“有这样的乡贤助力,有这样的村民支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家乡、不好好建设自己的家乡呢!”捐款现场,王俊飞十分动情。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