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理论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习近平辩证思维的创新应用研究

□ 张子悦

在探讨习近平辩证思维方法论的深远意蕴时,我们不禁为其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精髓与时代创新的完美融合而赞叹。这一方法论,如同璀璨星辰,既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土壤,又在新时代的浩瀚星空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以卓越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全球视野及深邃的未来洞察,引领着辩证思维在新时代的华丽蜕变与广泛应用。它不仅是对传统智慧的继承,更是对现代治理智慧的开创性贡献,对于坚定“四个自信”、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将辩证思维巧妙地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一系列事关我国发展的长远问题和重大问题提出破解之道,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创新辩证思维方法论框架,构建起了一套既具中国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辩证思维方法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辩证思维作为“感性的人的活动”之精髓,犹如智慧的灯塔,是统领其他思维的核心思维,从某种角度而言,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是辩证思维的转化形态或派生形态。辩证思维引领着其他思维方式,共同绘制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发展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甘泉,更加坚定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理念,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治国理政的每一个环节,使辩证思维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

一、在“整体与部分”的和谐共生中理解辩证思维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世界普遍联系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体特征。辩证思维,作为“普遍联系的科学”,深刻揭示了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动态平衡。在辩证思维的视域中,我们所处的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统一整体,不同的事物之间通过无数个环节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无限运动变化的系列。而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普遍联系的基本环节之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无不是在局部和全局、部分和整体中审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犹如双翼,共同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中,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辩证地结合起来,使内部要素合理组织,互相协调、互相推动,发挥出比各要素功能之和更大的功能,展现出一种超越单一要素之和的整体协同效应。这些理论与实践,无不闪烁着辩证思维的光芒,正是辩证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生动体现,它让我们明白,只有在整体与部分的和谐共生中,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二、在“过程集合体”的流转中把握辩证思维

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社会的沧桑巨变;同时,它也是一位智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为我们指引未来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在辩证思维的视角下,物质世界并非静止的堆砌,而是一个由无数过程相互衔接、不断生成与消逝的“过程集合体”。这种流动与变化,不仅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和运动法则,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工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辩证法的重要性,正是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历史的思维,应对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党独有难题”破解之道的重要论述就充满了辩证思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正如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全面从严治党也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战略部署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三、在“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中领悟辩证思维

“否定之否定”作为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必然趋势。现存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迟早要被否定的,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信念,以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方式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唯有勇于自我否定、敢于创新突破的辩证思维方式有助于在复杂的局面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辩证思维在改革实践中告诉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与艰巨任务。例如,在经济发展中,不是片面追求速度,而是强调高质量发展,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协调统一,这是对过去发展观念的一种“否定”;但这种“否定”并非完全抛弃原来的发展成果,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完善,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这又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又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也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因此,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唯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否定来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从而通过引领发展,运用新机制、新技术、新手段来防范和化解出现的重大风险。

四、在“矛盾对立统一”的斗争中深化辩证思维

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范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之中的矛盾。” 从矛盾对立统一角度来理解辩证法,就能够“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的征途上,无论是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等各个领域,我们都要面临跨越国界、跨越时空地相互交织着的矛盾和斗争。

面对这些复杂局面与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对立统一的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要坚持长期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为打破利益固化的斗争、为根治腐败与不正之风的斗争、同国内外各种分裂势力的斗争、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如果防范不及时,应对能力不强,小的矛盾风险就会叠加成大的矛盾风险,局部的矛盾风险就会升级为系统的矛盾风险,国际上的矛盾风险就会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就会传导为政治矛盾风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更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处理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对已经存在和潜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做到全面客观的分析及充分的对比权衡,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使各种复杂局面尽在自己掌控之中。

综上所述,习近平辩证思维方法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阐释与创新发展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与科学指导。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智慧引领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