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韩国锋:

点亮乡村孩子的音乐梦

□ 李盼盼

袅袅炊烟、悠悠竹笛,是很多人记忆中的乡愁。近日,走进滦州市油榨镇王官营四村一家工作室里,50多名学员正在学习吹竹笛,让小小山村笛声悠扬。

教授他们的老师韩国锋,是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唐山市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韩国锋将技艺口传心授,并且以活态的方式满足现今社会音乐教学的需要,用口头传承和谱面传承传授学生相应的指法和技艺,相继教学传授了很多学生,散布于京津冀等地,学生们每年参加很多民俗活动,将自己的梦想带到更大的舞台。

韩国锋,1986年出生于滦州市油榨镇王官营四村,这个背靠燕山余脉的小山村里,家中姐弟四人,父亲靠木匠手艺出门打工赚钱养活一家人,母亲走街串巷卖馒头补贴家用,一家人节俭度日。5岁的时候,幼小的韩国锋和大他3岁的姨兄一块住姥姥家,他被姨兄手里的竹笛迷住了。“这个声音咋这么好听呢?借我玩玩呗?”接过姨兄的竹笛,幼小的他却怎么也吹不响。看他着实喜欢,姨兄便送了一只塑料的竖笛给他,从此,这根笛子便成了他最喜欢的“玩具”,日夜不离手。

2005年,韩国锋考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6年,大学生入伍进入部队文工团,2008年退伍后回滦州发展,创立唐山市潇洒文化传媒集团。这期间,他不断摸索,学会演奏箫、萨克斯、葫芦丝、长号、钢琴等10多种乐器。

正如韩国锋本人所言:不管走多远,根永远在家乡。转业回滦以后,韩国锋不忘初心,情系桑梓,回到家乡王官营四村,他了解到,学校以前的音乐课大多由其他专业课老师兼任,在很多学生的认知中,音乐课就等于唱歌。为了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包容性和广阔性,他萌发了组建乡村音乐课堂的想法,“在这边,因为现实的条件,很多孩子没有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乐器,我就是想让孩子们学习一下乐器,往大了说就是能够让教育更均衡化一点,往小了说就是想给孩子们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让他们知道音乐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韩国锋说。

自此,韩国锋在村里开起了乐器公益课堂——“国风艺术培训室”,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免费教授孩子们各类乐器。近年来,公益课堂慢慢壮大,今年暑期,共有50多名学生在国风艺术培训室学习。

王官营四村党支部书记罗永琼说:“他让孩子们真正地了解音乐,也走进了音乐,是他让热爱音乐的这些孩子眼中有了光,心中有了梦想,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我最大心愿就是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乡村音乐课堂,点亮了乡村孩子音乐梦,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需要持续、长久地做下去。大山里的孩子们代代成长,都需要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韩国锋说。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