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文史 上一版   
下一篇

24年前的一枚纪念首日封

□王晓义

我精心收藏着一枚唐山劳动日报社赠送的纪念首日封,至今已24年。

纪念首日封设计精美,信封左上方印有“纪念唐山劳动日报社建社六十周年”字样;右下方是毛主席题写的“唐山劳动日报”红字报头。报头右侧有一个圆形邮戳,上面有“纪念唐山劳动日报社建社六十周年 1940.1.1-2000.1.1”字样。中间背景是新唐山速写。报头左侧是金色艺术型的“60”字样。细看背景是《救国报》及《唐山劳动日报》创刊号的影印件。信封的右上角贴着一枚面值80分的纪念邮票。整个首日封设计大气,特点突出,印刷精美。尤其是“唐山劳动日报”6个红字,让人倍觉亲切。

这枚纪念首日封,是2000年唐山劳动日报社建社六十周年之际,我去参加《唐山晚报》年度优秀通讯员表彰会时,由报社领导赠发的。当时,一起赠送的还有唐山劳动日报社编辑出版的《辉煌60年》一书,里边各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个人经历,书写了唐山劳动日报社60年来的发展历程。对这两件纪念品,我爱不释手。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我上中学时就开始给《唐山劳动日报》投稿。1969年8月,在纪念毛主席为《唐山劳动日报》题写报头20周年时,我被评为报社积极通讯员,并受到奖励。1970年初,我参加工作到外地。1983年调回唐山工作后,我又开始给《唐山劳动日报》投稿,直至现在。

一晃40多年过去了,我与《唐山劳动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工作如何变化,也不管生活上几多变故,我为报纸写稿从未间断。40年来,我在《唐山劳动日报》上发表稿件近千篇,几十次获得通讯员好新闻奖,我也连续多年被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最近,看到《唐山劳动日报》正在连载《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我每期必读,很受教育和鼓舞,读后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连载文章仿佛把我带进了炮火连天的年代,仿佛让我看到了《救国报》社的勇士冒着生命危险从一个山洞向另一个山洞转移的身影……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我们的老一辈党报人多么不易!他们为了及时传播党的声音,为了赶走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战的胜利,为了唤起广大民众的抗战热情,付出了极大的艰辛,甚至流血牺牲,这就是如今《唐山劳动日报》的前身、永远不能忘却的党报摇篮!

读了报史连载,我也受到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好比看了一出难忘的抗战大戏,一部精彩的抗战电影,好比听了一次抗战专场报告,令人回味无穷,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同时也更加感到作为一名党报的通讯员,无比光荣和自豪。

从《救国报》到如今的《唐山劳动日报》,已有80多年的历史。我们衷心祝愿这张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党报,根深叶茂,守正创新,不负众望,不断前进,继往开来,越办越好。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