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副刊·文荟 上一版   
上一篇

​一路有你相伴

□ 黄宇辉

清晨,阳光从窗帘的缝隙中透进来,洒落在卧室中的床上,他摸起枕头底下的手机,看了看时间,七点十分。不能再睡了,他想,便一骨碌爬起床。妻子在厨房听他穿衣服的窸窣声,隔空朝屋子喊:“今天休班,还不多睡会儿?早去晚去,也没人给你打卡发工资!”

“昨夜下了一场雨,山上的步行道肯定冲坏不少,趁今天休班,我上山检查一下,修补修补!”

他边穿衣边回答着妻子。

等他刷完牙、洗完脸,一碗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摆在饭桌上,他嘴对着碗沿,顾不得烫嘴,囫囵地吸吮起来。

妻子说的“休班”,是他在二十多公里外钢厂上倒班的班,他说的“山上”,就是距他家北面三公里地的将军帽山。 昨晚上睡觉前他就提醒妻子,务必在八点钟前叫醒他,因为今天休班,也就取消了平时上班时定好的五点钟起床的闹铃,这样可以奢侈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将军帽山,这个山名是后人起的名字。传说明蓟镇总兵戚继光在这个山上修筑长城,施工期间,他和士兵吃住在山上,身先士卒,经常沿长城巡视,因戴盔帽不便,时常把盔帽放在他住的帐篷前,匈奴探马见到帅盔,望而生畏,不敢进犯,从而保证了加固长城按期完成,使百姓安居乐业,后来这座山就称为“将军帽山”,当地村民也就把这座山看成戚继光的化身。

山上的长城及烽火台至今还保留原始风貌,经常有摄影爱好者和户外徒步者慕名而来。十多年前,他在自家的山地里修剪果树时,看到一群穿着冲锋衣、手拿登山杖的人跋山涉岭、沿着山顶的长城路线徒步或攀岩,一打听,这些人是来自200公里外的天津户外徒步者。回到家,他兴奋地对妻子说:“我在山上看见一群穿着红红绿绿、说话不是我们本地口音,像是从城里来的人!”

“是吗?”妻子用怀疑的口气问道。

是啊!妻子自嫁给他,除了回娘家,长期住在这大山沟里,平时除了看见邻村村民们下地劳动和赶集,根本看不到外面的人,更看不到来自大城市的人。

还有一次,一群人在山上迷了路,向在山上开荒的他问路。他撂下锄头,直到把那群人带到安全地带才回到他开荒的地里。回到家里,他把白天的事和妻子说了,妻子便把她年轻时穿过的红色衣服撕成小条,让他在上山种地时带着,沿着小路每隔一段距离拴在树杈上,方便外来的驴友识别道路。

打那以后,他利用农闲时间义务给驴友引路做向导,介绍山上的野花和古树,讲述戚继光在此修筑长城在当地民间流传下来的轶闻趣事。引路过程中,他发现一些地段有松动的石头和一些树枝影响户外者的行进,于是就挨个做好标记,下次就带上铁锹、剪刀等工具,清理道路上碎石瓦砾和杂草、剪断道路上的荆棘。对陡峭的地方,他就用镐挖好踩窝。

孩子上高中、上大学,靠庄稼和果树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上学的费用,他为了不影响巡检长城,就找了一个可以上三班倒的钢厂,这样保证有更多的时间来为驴友引路、修缮道路、加固城墙、敌楼。

2013年,政府出资,沿着长城的走向,依着蜿蜒的燕山山脉,修通了境内长近50公里的长城绿道,串通了北部长城脚下四个乡镇二十六个村庄,交通的方便,引来不少外地的驴友及摄影爱好者前来爬山、赏景、拍照,北京的、天津的、唐山的,春天看杏花、桃花开,夏天避暑纳凉,秋天采摘缀满枝头的果实,冬天看长城、燕塞雪景。随着驴友人数的增多,山上的环境也越来越差,有些驴友随手丢弃矿泉水瓶和食品袋。由于不是景区,没有专人管理,他又多了一项工作,上山时,身上多了一个蛇皮袋,在驴友们活动的地方逐一捡拾、收集、运至山下。

我是在一次户外活动时遇到正在忙碌的他。那是一个雨后天,他正在把被雨冲得散松的瓦砾一块一块用铁锹拢在一起,然后从旁边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杵上山岩土灌着缝,然后用铁锹拍打结实,从他脸颊上流下的汗珠一滴一滴渗进岩土。我迎上前去,想帮他干一会,他说:“你干不惯,还是我来吧!”我只好用脚扒拉着他杵在瓦砾上的山岩土,表示我帮他干活的诚意。我们一边干着活,一边拉着话。“我在长城脚下长大,对长城有很深的感情,守护长城就像守护自己的家一样,长城是世界的遗产,保护长城对于我来说是非常自豪的,家人也非常支持我,希望能为长城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直到爬不动为止。”他对我讲述守护长城的初衷。

从交谈中得知,他叫张立华,迁安市五重安镇马井子村人,今年58岁,义务保护长城已经有14年的时间了。听完他的讲述,我给他粗略算了一笔账,14年的时间里,累计出勤近两千天,行走在长城上的路程一万多公里,捡拾生活垃圾一吨多,修剪荆棘不计其数。

“我们互加个微信吧!”他爽快地答应了。扫了他的微信二维码,一个微信名为“一路有你相伴”的好友储存在我的微信好友里,一路有你相伴——我细细琢磨着这个微信名的含义,不言而喻,他的微信名表达着他与长城的不舍情谊。

太阳快要落山了,我要下山了,他说他在山上再巡查巡查。等我下了山,朝山顶上望去,只见他拿铁锹的身影,一晃一晃还在闪动,可能他还在重复着杵岩石土的动作,也可能是俯身捡拾驴友们白天留下的垃圾,每一个动作,在夕阳的映照下,与绵延的燕山山脉和巍峨的长城构成一幅美丽的剪影。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