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芦台:稻蟹共作 蟹肥稻香

本报讯 (记者吕泽萱)近日,记者来到芦台经济开发区海北镇小韩村金翠家庭农场,看到千亩稻田已泛黄,稻穗下垂、颗粒饱满,水面经常会冒出些气泡。“现在是稻田蟹最后一次脱壳期,水里的气泡都是它们吐的。”农场负责人王云翠边说边捞上一只河蟹向记者展示。

秋天到了,正是河蟹肥美的时候,记者看到捕捞上来的河蟹个头如小拳头一般,再过十几天增肥后即可上市。“芦台稻蟹混养面积2.5万亩,我们公司的稻田蟹就占了700多亩。”芦台经济开发区海北镇乡村振兴公司经理王漾说道。

据介绍,芦台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循环新模式,利用中华绒毛蟹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的习性,改良土壤碱性环境,形成水稻护蟹、蟹吃虫饵、蟹粪肥田的食物链,做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收益大幅增加,比水稻单作模式亩均收益提高1.5倍。2023年,芦台经济开发区芦海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稻渔综合种养类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随着稻蟹混养技术越来越成熟,认养农业、田园深度游等新业态应运而生,芦台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打响农场大米和稻田蟹的品牌,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发展速度,为放大富农效应注入了新活力。

下一步,芦台将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重塑芦台农场大米、稻田蟹品牌影响力,依托网络平台拓展销路,以“电商+”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芦台农场大米”“芦台稻田蟹”闯市场,通过搭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平台,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观看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老吕乡村行”抖音号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