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6日中午11时,漫画大师丁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304医院去世,享年93岁。我是从朋友那里听到这个消息的。这天下午,没设灵堂,也没开追悼会。他的夫人沈峻老师往聪老的一边衣兜里放上餐巾纸,另一边放上了牙签,这是他生前出门必备的小物件。末了,她把一封信放在聪老胸前。
信中写道,“小丁老头:……(我)还给你准备了一袋花生,几块巧克力和咖啡,供你路上慢慢享用。巧克力和咖啡都是真糖的,现在你已不必顾虑什么糖尿病了,放开胆子吃吧。这朵小花是我献给你的。有首流行歌曲叫《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朵小花则代表我的魂……”最后署名:“永远永远惦记着你的‘凶’老伴沈峻”。她以自己的方式深情地与老伴告别。
对丁聪、沈峻这对恩爱一辈子的老夫妻,我最初认识的是聪老。
那是1995年12月,聪老随全国政协委员参观考察团来唐,同行的还有著名作曲家傅庚辰、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等30余人。我和聪老虽然是第一次相见,但很快成了忘年交。由于日程安排得很紧,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只好晚上去他房间里坐坐。老人性格开朗、乐观,也很健谈。对唐山震后的恢复建设,他一再说:“真了不起”“这简直是个奇迹”……
谈叙间有人提议说,明年是抗震20周年,何不请聪老为唐山留下一幅墨宝!聪老欣然同意,只是来时匆忙,没带印章。办公厅的老邢忙不迭地说:“士裕,你不正在学篆刻吗,那就为聪老刻一方,多好的学习锻炼机会呀!”说实话,对篆刻,我只有“学前班”水平,怎敢在聪老面前班门弄斧,直嗔怪老邢多嘴。聪老见我面有难色,便岔开话题,谈起了他的健身“秘方”,即“不锻炼,不吃水果,不吃蔬菜,吃肉!”但很快话题一转,又讲起了谩画、书法、篆刻,并风趣地对我说:“你既然在学篆刻,那我就近水楼台,先‘请’一方吧。”我赶鸭子上架,连夜赶制。第二天晚上,聪老展纸挥毫,写下了“创新业堪称奇迹,展宏图再创辉煌”14字条幅,并在署名下方认真地盖上了我刻的那方印章。后来这件笔力遒劲的题词在纪念唐山抗震2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中展出,并录入作品集。
三天的参观考察很快就过去了,临别前,聪老鼓励我要多动脑,多动手,并说明年他80岁,嘱我再为他刻一方“小丁八十以后所作”。其实我心知肚明,聪老手中不乏名家治印,这个嘱托饱含着老艺术家对晚辈的鼓励与期许,于是我高兴地答应并很快完成了任务。
1999年新年前夕,我又精心刻制了两方印章向聪老汇报,一方为“孺子牛”,另一方为“聪老长寿”,均为朱文。元月7日我便收到了他的回信。令我惊喜的是,聪老在两件印拓上均题了字,一起寄了回来。“孺子牛”上题的是鲁迅《自嘲》诗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子孺子牛”;“聪老长寿”上题的是曹操《龟虽寿》全诗。题字内容与印文十分贴切,清秀隽永的“丁体”又使题字平添了几分魅力。
2008年,在编辑《唐人百味札》时,我将聪老的信札和印拓作为“特邀”收录其中。此书出版后,我通过快件寄给聪老,并附信提出收藏一幅聪老漫画自画像。随后,便收到沈峻老师代笔的一封回信,全文如下:
“刘士裕先生:
两本书都已收到,十分感谢。
丁聪近三年来连摔四跤,每次都成植物人,过半年多又逐渐好转。但情况一次不如一次,现在他已不会画画写字,所以您的要求无法满足,希谅。祝牛年快乐、顺利。
老伴代笔 08年11月”
回信用的是聪老自用信笺,正面是一幅聪老漫画像。画面上聪老背着画夹,吹着笛子,骑在老牛背上,迎着朝阳在田野里前行,“小丁”印章也赫然在目。沈老师的这个刻意安排,或许是代聪老尽量满足我的要求吧,但这反而加深了我心中的愧疚。
对于沈峻老师的身世,我是后来才知道的。她祖籍福建闽侯,出身望族。外公是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曾祖父沈葆桢,系林则徐的女婿、创建南洋水师的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父亲沈劭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而沈峻正是“1946年美军强奸案”中当事女生沈崇。改名后的沈峻于1957年和漫画家丁聪结为伉俪,此后,这对才子佳人虽历经坎坷,却情深一世。
我和沈峻老师从未谋面。聪老住院切除肾瘤,我才第一次和沈老师通话问候。后来聪老又患上了急性胰腺炎,我欲前去探望,她假称“重感冒,无大碍”予以谢绝。望着沈峻老师的代笔信,我追悔莫及,心里一阵酸楚:真不该这个时候去打扰困厄中的这两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