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飘着细雨的夏日,我撑一把花伞,独行到李大钊纪念馆,雨中的大钊纪念馆,庄严肃穆、典雅。纪念馆门前,停着好几辆外地的大巴,主楼前,有一群穿迷彩服的年轻人在整理队列,雨,阻挡不住人们参观纪念馆的热情。
顺着荷香,我走到荷花池旁,静坐在晨钟亭中,看那绵绵密密的雨落在荷塘中,仿佛天与地之间竖起了一座巨大的竖琴,嘈嘈杂杂的声音,让人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雨落在荷叶上,凝聚成一个个透明晶亮的雨珠,聚在荷叶中央,颤颤而动,慢慢地从荷叶上滚落下来,又落在旁边的荷叶上或者荷花上,就好像醇绵美酒,让人忍不住想啜入口中,一品雨的香、荷的香。
那一张张随风轻轻摇动的荷叶,像极了碧玉的杯盏,托了晶亮的珍珠;托了粉色的荷花;托了弯弯的拱桥;托了碑林的曲径通幽;托了碑亭中李大钊静坐的身影;托了刻在碑亭前的对联“翠柏澄湖竹风松韵涵先贤巍然正气,金階玉柱圣地丰碑展英烈不朽功勋”。
那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在风中在雨中,一朵有一朵的风采,一朵有一朵的别致,无论风无论雨,她们傲然挺立着身姿,绽放着满堂荷香。那些似开未开的荷花,粉白相间的花瓣,欲放未放,欲红未红,好似娇憨的少女,欲语还休。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耳畔忽然传来铿锵有力的宣誓声,李大钊纪念馆是革命教育基地,是红色主题教育基地。坐在亭子中,仰望主楼,可以看到排列整齐的年轻人在雨中举着右拳,在庄严的宣誓,那一声声充满青春活力的誓言,在大钊馆的上空回荡着,让人不由得想起伟人的名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绵绵细雨中,铿锵有力的誓言中,那一朵朵莲蓬,隐在荷叶间,隐在荷花丛,成熟也是一种美,美到极致便是不事张扬的内敛,和淡看世事的安然,忽然便想起李大钊英勇就义时,也是那么的坦然与从容。
雨中的荷花池畔,只有三三两两的撑伞人,但是,荷花并不孤单,荷花池旁是一片青青的翠竹,一根根翠竹,挺拔秀丽,身姿修长,在雨中悄然挺立,潇洒逸然。竹叶上,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雨珠,绿莹莹,就像晶莹剔透的翡翠滴露,映了荷花的笑靥,映了荷叶的俏皮。
竹子在人们眼中是品行高洁的植物,象征着节气、毅力、品德和操守。《养竹记》中有“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意思是说,根稳固,意志坚定不移。节坚定,不论平顺危险,始终如一。荷花池畔这片竹林,寄托了后人对先烈质朴谦和的人格风范,高尚节操的缅怀敬仰之情。
一只白色的大鸟儿忽然从竹林中飞出,冲破细细密密的雨帘,落在荷花池中,戏水玩乐,让雨中寂静的荷塘,忽然间便活泼生动起来。粉的花,绿的叶,白的鸟,一花一叶一只鸟,试问世间有谁能画出这么美丽的荷塘戏鸟图。
李商隐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在雨中听的是残荷,有着隐隐的伤感。而我在雨中看到的是荷的灵动,听到的是荷在雨中的吟唱,干净而纯粹,最原始的音韵,随意而自然地跳动着,让荷有的安静如处子,有的却意态飞扬傲气如虹。所以,我还是喜欢南朝民歌《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静静地站在晨钟亭下,望着雨中荷塘,凝眸的瞬间,不远处有一朵绽放的荷花,倒影映在碧绿的水中,在雨中依旧是那样的清晰明艳,和青青翠竹遥遥相对,和我两两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