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曹妃甸十农场

特色理论宣讲让群众入脑入心

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张景生、李晓)“理论宣讲员把会场选在了我家院里,左邻右舍来了近20人,大伙儿听到的是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和亲切的乡音,我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宣讲。”近日,说起不久前理论宣讲员的现场讲解,曹妃甸区十农场和新村村民李全江连连夸赞,“我今年种了150亩水稻,这次宣讲内容不仅有党的富民政策,还有我非常想了解的水稻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今年年初,十农场党委从场部机关和村队选拔24名优秀党员担任理论宣讲员,组成7个理论宣讲小分队,到所辖村队进行宣讲。这些宣讲员除政治素质过硬外,还是农技、文艺等方面的杰出人才,他们满怀深情,把宣讲场地选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听取群众呼声和意见,用特色宣讲为百姓长知识、解难题。

李媛媛是农场文化站站长,作为一名理论宣讲员,每次到村里宣讲,她都认真准备,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场中心工作用评剧、三句半等文艺形式表演出来,深得群众喜爱。郑建勇是农场农办主任,担任宣讲员的他不仅为种田大户讲解相关知识,还邀请场内退休老农工回忆建场初期的艰辛,让乡亲们深切感受农场的巨大变化。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生命,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年81岁的孙永联是孙家坨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大哥孙永章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孙永联将其大哥和村里抗日战士的英雄事迹整理、撰写了3本红色书籍。作为最年长的理论宣讲员,他不分早晚,理发店、小超市、大药房等都成了他宣讲的场所和课堂,一次次战斗,一个个英雄故事,让他的宣讲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据悉,截至目前,24名宣讲员已在各村队开展理论宣讲90余场次,协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48件。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