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曾经不远千里去过很多古街、古镇,江南烟雨中那一条条湿漉漉的青石板小巷成为梦境里一次次美好回现和轻易不得回去的曾经。总是在想,如果家门口有一处这样幽幽的小巷,那该多好。直到遇到她——河头老街,我终于美梦成真。
暮秋,一场微雨过后,我独自来到河头老街。因为怕极了热闹,就特意选在了周二,这样游客会比周末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少一些,不至于被熙熙攘攘的人流裹挟,可以悠悠闲闲地游览。进了大门,在望丰坊前右转,沿着挂满绘制着唐代宫廷仕女画像灯笼的运河前行,一派盛唐气象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老街灯火辉煌,运河上方两位少女扮的飞天变幻着造型,播撒着花瓣。号称“天下第一媒”的媒婆像极了越剧《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一身艳丽的红装,巧笑间顾盼生姿。一处处亭台楼阁无不透着精致和匠心。皮影影人、戏装仕女这些代表唐山本地文化的元素巧妙地被装饰到各个角落。“老车柿集”上,一辆辆经典老式汽车给爱车的人呈现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罐罐烤奶的摊子上摆满了土陶罐,茉莉、桂花、玫瑰都可以和茶、牛奶同煮。在瑟瑟轻寒中品啜一杯散发着花香的奶茶,真的会熏暖了这个暮秋的夜。
顺着人流往前走,我看见一处石栏围起来的许愿池,栏杆上挂满了游客许的心愿:“愿家人健康、工作顺利,得一心人”“愿我所有家人平安”……平安、健康、事业、爱情永远都是人们最深情、最执著的祈愿,愿这些陌生人的愿望都能实现!
走到水上市集,这是一条悬浮于河道上的商业街区,还原了“老呔商帮”闯关东时期的商铺旧址和百货集市,重现了呔商市井风情。戏亭子上两个艺人,男子身着长袍,女子身穿旗袍,正咿咿呀呀地唱着乐亭大鼓,台下围了很多人。很熟悉,很亲切的乡音!好久没有听过乐亭大鼓了,上一次听还是小时候在老家大队的院子里。农忙过后,会有艺人走村串镇地唱评戏或乐亭大鼓《白蛇传》《西厢记》等段子,老家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哼上几句。小时候,儿子和母亲住在乡下,哄外孙子睡觉时母亲就会小声哼唱乐亭大鼓。直到现在,我们仍会调侃儿子幼年用奶声奶气的乡音求姥姥唱乐亭大鼓时的可爱模样。
听说河头老街的打铁花很精彩,想去看看。问景区工作人员,正忙碌的她仍然热情地给我指了路,并告诉我马上就要开始了。看台上聚集了很多游客,正在翘首期盼着表演。等铁水熔化的间隙,唐王东征、工业摇篮、唐山开埠、冀东三支花和新时代等五艘花船依次缓缓从运河中驶过,再现了唐山前世今生的辉煌,让身为唐山人的我心神激荡。令人意外的是,唐朝的“李世民”在船头气势恢宏地吟诵着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话语铿锵,符合一代帝王的宏图大志,为了演绎效果来一个小小的“穿越”,倒也无妨。但一个景区若依历史蓝本来打造,那人物的一言一行、建筑的一砖一木都尽量地贴近历史会不会更完美一些?
铁水烧红了,光着臂膀的艺人用力击打着铁花,运河上瞬间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真的令人震撼。其实,打铁花是一种流传于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具有千余年的历史,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美好的事物能传播、传承是所有人的责任,本无地域之分。这击打的一朵朵绚烂的烟火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表演艺术,更是百姓对幸福、喜庆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期待。
穿过廊桥,红彤彤的建筑装饰让人从心底感觉喜气洋洋的。唐山本地的小吃摊连着摊,棋子烧饼、麻蚶子米饭、燕丰园菜饽饽、唐小主酸奶,看得人垂涎欲滴,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正围坐在桌旁品尝着美食。雨后的秋夜着实有些凉,举着相机的手也冻得有一点点麻木。见水上市集的东岸有一家卖爆肚的摊子,我赶忙点了一份,在古色古香的亭子里坐好,等待着。肚丝、豆芽菜、金针菇、豆皮,几勺料汁,装了满满一盒。服务员笑眯眯地刚刚把餐盒放到桌上,我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芝麻酱的香味浓郁,身子也有些暖了。想起前几年在济南的芙蓉街吃的那次水爆肚,几条肚丝、一把粉丝加上调料就成了简简单单的美味,我和妹妹连吃了两碗。回到家后却一直找不到那样的做法,甚至还去北京尝了一下老北京爆肚,但那腥腥的脏器味让我怎么也吃不下。没想到在河头老街遇到了可以和芙蓉街水爆肚媲美的佳味,真好!
走到了那条小巷。游人寥落,整条巷子只有三两个人。隐隐的灯火,照着凹凸的石板路。两边的店铺古朴、雅致。每一家的门口绿植、摆设都各不相同,有的是几丛修竹,有的是挖空的树干做成花盆栽满了小花,还有的是木箱子里种植的仙人掌和小红枫树。窗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供游人休憩的桌椅,材质、造型各异,有仿古、简约、现代等各种格调。小巷里移步换景,景景不同,真的会满足游客关于古街、古镇的所有期待。有几处门楼,一看就是原来的物件,透着历史沧桑。挑檐式的门楼顶,门楣上有着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人物、山水、花卉、虫鱼无不栩栩如生。几百年的建筑部件,隔了山山水水运到北方,虽远离了故土,但不管怎样,这也可算得是它们的幸运吧。这份精美,没有被烟尘埋没,没有被风化凋零,在如画的运河边重新生了根,焕发出生机,而它们的出现也给古街增添了一丝历史的底蕴和厚重,带给接踵而至的万千游客以美的享受和桑田沧海的沉思。
小巷的石径弯弯曲曲,心也随着所遇起起伏伏。一家店铺的外墙上挂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电视、笨重的自行车、收音机,还有缝纫机。记忆一下子就回到了小时候那段在满村子里疯跑、无拘无束的岁月。那时候,小伙伴们会和村里的大人们一起聚到有电视的人家看《霍元甲》《血疑》,刚够得到脚蹬子的我们会抓空摸空地跑到打麦场上练习骑自行车,穿的衣服也是老妈踩着缝纫机亲手缝制的。算起来,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已经遥远得令记忆里小伙伴们的脸都有些模糊了。
小巷里铺面很多,“时光杂货铺”“时光供销社”“邮局咖啡店”应有尽有,这些店铺虽然让我们的身体回不到过去的时光,但心却飞了回去。“喝一杯邮局咖啡,写一封信给爱的人”“我本无意惹惊鸿,奈何惊鸿入我心”“小时候总想进电视看看,现在总想回小时候看看”……有没有一句话戳中你的泪点?
一边慢悠悠地走,一边慢悠悠地看,一边沉浸在悠悠往事里。一个略带沧桑的低沉男声伴着吉它弹奏飘进耳朵。抬眼,见一棵树下有个简易搭成的舞台,一个男孩子正弹奏着吉它,唱着一首校园民谣。台下是一张张朴拙的木质桌椅,场地很大,但只有三四名观众安安静静地散坐着听他演唱。找个角落坐下来,听他唱完了这首歌。
夜深了,天越发地冷。我走出小巷,穿过运河上那棵茂密的“幸福树”,到了西岸。爱心驿站前排了几位游客,正在接景区免费提供的姜糖水和梨汤。走过去,接了一杯姜糖水,焐了一下手,又喝了几口,寒气被驱散了大半。
老街的游览和展演项目很多,王府招亲、古彩戏法、戏曲刀马旦、唐乐坊演奏等都深受游客喜欢,但这条幽幽的小径却是我最钟爱的。若您也喜欢,趁现在,叶子正红,寒意尚未入骨,可以先来看看小巷的秋。等到瑞雪初降,请您再来,那时的她银装素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定会让您更加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