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着这本《她们的故事》书页的时候,不禁想起了不久前读张荫麟、袁震的《儿童中国史》时的感受,同样是写给少儿的读物,《儿童中国史》中拟选取的30位人物中,无一女子,当时就深感遗憾,女性成就应该可以与男性比肩的,在历史长河中,本不应该缺少女性的身影。看到这本书,感到欣慰之余,也格外感受到一种女性的力量。
书中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飒爽勇者、时代先锋、巾帼领袖、艺术缪斯、铿锵玫瑰、科技精英。每一位人物都附有简短的生平简介,一段事迹片段,一句诗句或是后人评价,同时也有漂亮的手绘插图,可以对选取的人物有更立体直观的了解。
书中不仅有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代父从军的木兰、抗日英雄赵一曼、革命家秋瑾、词人李清照,也有一些以前不够熟悉的女性,六十多岁的宿舍管理员程瑞芳在沦陷的南京,于不足四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营救了一万多名难民。在一天四处奔走一身疲惫之后,晚上写下《程瑞芳日记》,记录了自己的亲历见闻。善良的人道主义斗士钱秀玲,既有正义感,也有行动力,在笼罩着法西斯恐惧气氛下的比利时,奔走营救比利时人。以及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部长参与主持制定《婚姻法》的史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战地记者、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家、中国首位女航天员、中国第一位女编辑吕碧城、亚洲第一支横渡大西洋的划艇队“功夫茶茶”,看了她们的经历与生平,感觉热血沸腾、鼓舞人心,这些杰出的女性,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鼓励着人们不要轻视个体的力量,这种力量看似微小,却可以冲破社会、种族、战乱、世俗的限制。
书中选取的人物范围也不拘于某个时代而是非常广泛,选取的原则只有一个,她的精神世界是否具有激励人心的特质,她的故事是否代表了人类的美好向往。既有1898年出生争取女性教育权利先行者邓春兰,也有1984年出生的为视障人士争取考试和受教育权利的盲人电台播音员董丽娜,既有选用全部三十六位女演员出演电影的华裔女性导演伍锦霞,也有女扮男装支援抗战的南侨机工李月美,她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每一个人,人生的道路可以有多宽广,人生的选择又是多么多样,甚至性别也不应成为一种桎梏,重点是寻找到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书中每位人物都附有一句诗,或是史书的评价。每一句我都仔细阅读了,因为是更加贴近时代与个人的内心描述。我很喜欢董竹君的这句话并深受感动: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虽然她们的经历是讲给孩子听的,但是其中勇敢与坚韧、善良与智慧,是超越了时代的。或许无论在什么年龄,我们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取到人生的领悟,感受到女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