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理论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

□ 王士卿 王艳萍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党中央对李大钊同志的革命业绩评价是“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纵观伟大先驱李大钊革命与战斗的历程,特别是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他身上凝结的精神品质及政治品格等,最大限度地诠释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堪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锻造者和集中代表。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鲜明特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思想优势,体现在李大钊毕生的精神追求

在对真理的探究中,李大钊曾说:“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李大钊倾尽一生去寻找真理、传播真理、捍卫真理,为主义而献身是他革命生涯的生动写照。在青少年时代,李大钊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经过不懈的探求,他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真理,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也是“拯救中国的导星”,更是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武器,他率先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信仰。从此,他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最后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他的这种思想品质根植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

二、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鲜明特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体现在李大钊毕生的责任担当

李大钊的著名楹联“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担的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义。在《青春》一文中,李大钊呼吁广大青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之使命”,要实现“中华国家之再造,中华民族之复活”,这是他最早对初心使命的表达。在李大钊牺牲前《狱中自述》里,“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更为明确地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正是在初心使命的激励下,他敢为人先,率先承担起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任。也正是在初心使命的激励下,在异常艰苦和险恶的环境里,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始终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他的这种政治品质深深影响了同代人,也培育了后继无数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

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鲜明特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精神优势,体现在李大钊毕生的英雄风骨

面对中华民族的内忧外患,李大钊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大钊就参加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撰写《警告全国父老书》《国民之薪胆》,号召国人“值此千钧一发之会,当怀死中求活之心”,字字皆薪胆之血泪,表明誓死抵抗强暴,保卫“锦绣之江山”,成为著名的革命志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是革命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先后组织长辛店、山海关铁工厂、开滦五矿、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三一八”爱国学生运动等,在北方广大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对于在环境险恶的条件下从事革命活动,随时都面临着牺牲危险,对此李大钊早已认识到。他在《牺牲》一文中写到:“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抓捕入狱,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面前,他表现出了一位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当时的《晨报》、《世界日报》对他在狱中的表现均有报道。说他“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他是第一位英勇牺牲的中国共产党领袖。 当时党的机关报《向导》周报上发表《悼李大钊同志》一文中称“他是创立中国共产党之一人”,“是最勇敢的战士”。他的这种意志品质树立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鲜明特质,展现了党的强大道德优势,体现在李大钊毕生的赤子情怀

早在 1921年3月,李大钊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中就写到,“既入民国以来的政党都是趁火打劫,植党营私,呼朋啸侣,招摇撞骗,捧大佬之粗腿,谋自己的饭碗,既无政党的精神,亦无团体的组织,所以指望由他们做出些改革为人民谋福利,就像盼着日头从西边出来一样。”为此要“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他认为“中国者为吾四万万国民之中国”,“吾党之所求,乃在谋国计民生之安康与进步”。李大钊将对党的赤胆忠心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统一起来,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李大钊是一个渊博的学者,他本来有许多的兴趣爱好。他的儿子李葆华曾经回忆:父亲“性情开朗,好乐”。他也有幸福的家庭,夫妻相濡以沫。但是,他把这一切置之度外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倾家纾难,把自己的收入主要用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和接济有困难的同志,而他自己却过着“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的简朴生活。当学生张尔岩劝他要改善生活时,他回答: “当前我们的责任,是立志改造旧中国,拯救苦难同胞出苦海,等全民都有饭吃了,再改善生活也不算迟。”在狱中,李大钊留下了《狱中自述》绝笔文字和审讯记录《狱中供词》,两件材料中,他没有泄露党的任何秘密,没有一句有损党的荣誉和利益的话,更多的是宣传党的反帝反封的政治主张。这表明了李大钊对党的无比忠诚。他的这种道德品质影响着无数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

李大钊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更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锻造和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满怀对伟大先驱者的崇高敬意,更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珍惜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文为中共唐山市委党校2024年度科研课题成果,课题号X24KY01;2022年度国家基金项目《李大钊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突出贡献研究》阶段成果,课题号22BDJ063)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