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是产科常见疾患。其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和安全,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诊断、早干预是诊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措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孕妇存在或潜在基础内科疾病及病理状况,包括高血压病、肾脏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为高度风险因素;既往子痫前期史、初产、多胎妊娠和肥胖也为高度风险因素。高风险人群的妊娠前检查和产前检查非常重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表现有: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全身多脏器损害,胎儿生长受限,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子痫)、昏迷等。
妊娠期的高血压定义为:同一手臂至少2次测量的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对首次发现血压升高者,应间隔4h或以上复测血压,如2次测量均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诊断为高血压。对严重高血压孕妇,即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者,间隔数分钟重复测定后即可以诊断。对于“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及短暂性或一过性高血压等各种表现形式的高血压,都需要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管理。
预防和管理妊娠期高血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膳食。健康饮食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控制。应做到食物多样、各类营养素摄入比例适当、减盐、减油。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日常饮食应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全谷物和粗杂粮及膳食纤维摄入等。2.适量运动。坚持有规律的运动,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3.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以及情绪过于激动等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4.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合理控制体重。5.科学监测。鼓励居家进行血压监测,有条件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应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通过积极的预防和管理,孕妇可有效远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平稳度过孕期。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刘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