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雪松 通讯员孙敬聪、刘颖)近日,走进迁西县兴城镇台头村的一户农家小院,记者看到房间里陈列着一个个五彩缤纷、小巧玲珑的玉米。说是玉米,个头却很小,颜色也是五颜六色。
主人罗宏响介绍,这种玉米是文玩玉米,要经过挑选、清理、安装配件、加固、编织、上油等多个步骤制作而成,可以当作精美的挂饰,甚至拿在手上盘玩养护。
据了解,文玩玉米是农产品二次加工后开辟的新赛道。主要选取七彩玉米、红玫瑰爆裂玉米、花仙子玉米等品种作基础,进行再创作加工。不同于一般的食用玉米,文玩玉米颗粒更加饱满、色泽更加鲜艳,搭配上银质花托、装饰琉璃珠子或多彩流苏,即可成为灵巧坚固、晶莹绚丽的“手把件”。
“我从2023年开始接触文玩玉米制作,目前主要是以代加工为主。因为是按件结算工资,工作时间灵活,所以附近的很多乡亲们都在跟我学习文玩玉米制作,也有远地方的村干部专门邀请我去传授这门手艺。”罗宏响自豪地说。
近年来,迁西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鼓励村民利用家庭院落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已形成栗花编织、绢花制作、毛绒玩具、文玩玉米、服装箱包等代加工为主的产业模式,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图为罗宏响在制作文玩玉米。 刘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