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梁赞英 通讯员刘唯清)寒冬时节,滦南县姚王庄镇生理庄村蔬菜大棚内依然暖意融融、绿意盎然。近日,生菜、甘蓝、辣椒等蔬菜进入收获期,菜农们穿梭其中,忙碌着收割、运送、装车。“今年甘蓝、球生菜等收成都不错,这些蔬菜已经100%全部售出。”看着眼前欣欣向荣的收获场景,当地蔬菜经纪人陈永强十分开心。
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滦南县农业资源丰富,具有环绕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进入蔬菜收获期,每天清晨,一辆接一辆大货车把菜农刚刚收获的蔬菜发往北京、天津、河北保定等地,成为京津冀城乡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在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户滞销难题,进一步丰富了京津冀市场蔬菜供应。
“原来菜农都是单打独斗,经常出现蔬菜价低卖难现象。”作为经纪人,陈永强除积极为菜农联系销售渠道、拓宽蔬菜销路外,还会定期前往张北等地考察、学习专业蔬菜培育知识,为菜农提供育苗、移栽、管护、收割等方面技术指导。这种集种苗培育、种植示范、技术推广、物流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不仅切实解决了农户困扰,还大大提升了蔬菜的产量与品质,提高了乡亲们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目前,姚王庄镇生理庄村球生菜种植面积1000余棚,每棚约3000颗,甘蓝种植约1000棚。每到生菜成熟时,都会有当地农民参与到砍生菜的工作中,平均一天能挣500余元。蔬菜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图为村民正收获蔬菜。韩志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