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副刊·生活 上一版   
下一篇

从村妇到教师

□ 顾丽雯

我原本是一名农村妇女。1971年出生的我从小喜欢读书。那时候书籍缺乏,最常见的是小人书。因为家里穷没钱买,我只能借着看,只要借到一两本小人书,放学的钟声一响,我背起书包就旋风般跑回家,冲进套间小屋,趴到炕上,专心啃"书",不再出来。除非母亲一遍遍叫我:“丫头!咋还不出来吃饭,吃饭——了!”

后来,家里生活条件好了些,有时给家里打酱油、买火柴,钱剩下一分二分的,我就在母亲的默许下攒起来,攒够了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买小人书。小人书买回来,我更是如鱼得水,四五本小人书就像机关枪扫射般一夜就突突完,然后把看完的小人书,用干净的牛皮纸精心包好,藏起来。要是伙伴们要看,我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别把书弄扯了、弄脏了啊!”末了还要缀上那句名言——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不还,下次比登天还难!

也许因为爱看书的原因,我写作文从来没发过愁。课堂上,我写的作文还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同学。读书的习惯从小学一直到中学从未间断,接着我就接触到了《少年文艺》等优秀期刊,更加如鱼得水。1988年中考,我被一所高中录取,然而时间不长,我就因为多种原因离开了学校,步入了社会。在县城玻璃厂上班的二叔捎话,说厂里正在招人,让我去报名,于是我成了一名临时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厂子经营不善,放了假,我就回了家,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1999年我和丈夫结婚。结婚后,2000年,我当上村里管计划生育的计生助理;2003年,我当上了村妇联主任和计生专干。我不甘心日子过得像白开水似的无滋无味,做好婆婆妈妈一地鸡毛般的事情后,我就发愤读书。只要外出,我宁可不买衣服,也要去书店或者二手书市场买书。小说《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独》《简爱》等等,杂志《知音》《读者》还有《农家女》等等,都成了我的最爱。

一晃儿子长大结了婚,儿媳怀孕,2015年春天,我从县城的商场辞职,回家伺候月子。2016年孙女大点后我跟着儿媳来到唐山市里,儿媳看着孙女,我又在365便利店工作。不久,儿媳怀上二胎,我再次辞职。我们几口又返回老家。辞职后,为了排遣无聊时光,我重又拾笔写文,试着给报刊杂志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小文在报刊杂志上时有发表。儿媳提议让我去应聘幼儿老师,幼儿园园长获悉我的文笔好,破格录用了我。从此我走上了幼儿老师这个岗位。

进入幼儿园后,我热爱孩子,热爱本职工作。为了能够更加胜任这个崇高的职业,我在2019年下定决心报考教师资格证。同年在我的不断耕耘下,我成为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考教师资格证需要大专文凭,这个不难,因为我搞计划生育工作时报了个中专班,中专毕业证拿下后,我又报了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9年初我的电大毕业证到手,正好派上了用场。于是,我报名先参加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考试,结果是两门课程都没有过。

2020年初,幼儿园一直处于放假状态,我就一边写文章,一边做志愿者。2020年2月27日,因为丈夫对我写文章不满,两人发生口角,继而肢体接触,导致我肋骨骨折。早年我刚写作时,丈夫就总是嘲讽我:“你看看,全村这么多老娘们,谁像你似的,成天写,就知道写写写!人家都说你,说你不务正业!写那玩意儿有啥用!”我忍不住为自己辩解:“我写文,怎么了啊?我不赌,我不去人多的地方扯舌头,我无愧于心!”街上的流言蜚语太多,不能被唾沫淹死,我不会放弃写作。那次冲突,不只导致我身体受伤,更重要的是我的心灵也受到重创,伤心至极的我回了娘家。那时候我觉得我的心已经死了,活着的只是躯壳。数日后,在丈夫的诚心忏悔下,在他同意我写作和考教师资格的前提下,我又从娘家回去,重新开始过日子。

考教师资格的决心,我不会动摇。2020年底,我终于考过了《综合素质》这一科目。我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凌晨两点睡不着觉,爬起来继续学。我知道,岁数大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儿,于是我备考期间读书笔记写了一本儿又一本儿,每一页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年过半百,又写文章,又考教师资格,家人不理解,外人也说风凉话,都说我“不务正业。”然而我就认准了这个目标儿,继续写文,继续一次次参加考试。苦心人,天不负,2022年年底,另一门《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也顺利通过!

2022年,别人告诉我,获得教师资格证还需要有《普通话合格证书》。我又报考了普通话的考试。第一次因为紧张,没有过。我又备考第二次。我对着电脑,一遍遍认真地读着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读自己写的小短文。第二次考试,普通话合格证书终于顺利拿下。

接下来,我又参加2022年下半年的面试。第一次又未过,我心急如焚,因为我只有两次面试的机会。最后一次还通不过的话,我就功亏一篑了。为了能够考过,我从网上报课继续学习。2023年上半年,面试我也终于顺利通过。2023年11月,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小学教师资格证。当时我真的喜极而泣。

我记得,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还是普通话考试,甚至最后去县里教育局认证,几乎每一位监考老师都会惊讶地问我:“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考小学教师资格证呢?”我只是笑笑。怎么和他们说呢?因为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我喜欢孩子们。

因为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我这个死了的人又活过来了。其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都在捧着我的书,都在写着我的字,这才有了美好的结局。

在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后,2024年八月份,小学开学前,领导专门和我进行谈话:“顾老师,因为您已经取得了小学教师资格证,我们决定让您去托管班当老师,您愿意吗?”“我愿意!我愿意!”去托管班正是我的梦想,我再一次喜极而泣。作为一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妇女,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我好幸福。我的笔也没有停下,2024年年初,我又加入了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一路磕磕绊绊地走来,我万分感谢那些一直鼓励我、关心我、支持我的贵人们。

清代诗人袁枚《苔》中写道:“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现在,我不就是那苔花吗,开了就不枉来世上走一遭。而且,不只要开,而且还要一直开下去!

唐山劳动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冀ICP备0810587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70003号